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护士们用日夜的坚守与温情,书写着与患者并肩同行的故事。患者李先生及家属送来的锦旗与感谢信,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护士团队用专业与爱心编织的守护网络,让这段医患之旅充满温暖与力量。
初遇:困境中的温暖承接
患者李先生因“腹膜后肿物”于7月4日入院时,却遇床位告急。这让本就忧心的他和家属更添焦虑。此时,护士长任丽的话像拨开乌云的光:“既然都到这儿了,我们会想办法给大家安排下去”。这句简单承诺背后,是护理团队不断的奔走联络。在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后,很快为患者搭起了临时却温暖的“落脚点”。此后,医护的脚步声每天准时响起,查房、换药、治疗、护理、安慰与鼓励。这份“先病人之忧而忧”的担当,正是血管外科医护团队的日常,也为这场对抗病痛的战役,打响了满是温情的第一枪。
护理:细节里的专业与深情
李先生入院后,护理团队把专业与温情融入每个细节中,每当患者及家属心中浮起疑问时,护士们总是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专业知识,一点点地抚平他们心中的不安。还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留意患者心理及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于是,技术有了温度,治疗不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一场被悉心托住的旅程。最终,在医疗团队全面评估后,李先生于7月17日行手术治疗,术后转往ICU继续治疗。
相处:把患者当家人的真心
当李先生术后从ICU转回病房时,病房里传来护士们亲切的呼唤声,瞬间消弭了医患之间的距离感。她们把患者的归来当成家人的重逢。一句“你回来啦”,包含着真切的喜悦与牵挂,让被病痛缠绕的他,感受到了被尊重、被关怀的温暖,像回到了熟悉的家,身边是记挂着自己的亲人朋友。治疗间隙,她们会陪他唠唠家常、微笑传递力量、给予精神支撑。这种超越医疗程序的情感交流,让医患关系变得愈发温暖而坚固,成为患者康复路上的“心灵良药”。
惊险:护士团队齐心破险局
李先生的手术虽顺利完成,但术后恢复之路却暗藏波折。
7月21日,平静被骤然打破——李先生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紧、腹部压痛明显,血红蛋白指标断崖式下跌。血管外科医生们迅速集结,当即安排急诊CT,结果显示双肺散在炎症、部分实变不张、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心脏未见增大,腹膜后间隙散在高密度影,大小约6.9cm×4.7cm,考虑血肿形成,结合手术史、血常规及腹部增强CT结果,考虑腹膜后血肿,且有持续加重趋势,存在破裂出血风险,甚至可能需要二次手术。
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情,医疗团队紧急讨论后果断出击:予止血药物全力封堵出血点,一袋袋血液输入体内,抑酸、抗感染治疗筑起多重防线,高流量吸氧维持呼吸,加强肺功能锻炼,静脉高营养支持.....从止血到补液,从呼吸支持到营养保障,每一步都精准无误,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医生紧盯病情变化,护士精心照护,为治疗提供精准依据。7月28日复查CT显示腹膜后血肿稳定,血肿范围较前缩小,拟择期出院。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既彰显了血管外科医护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协作精神,更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回响:康复后的感恩与前行力量
“超精湛超细心,超温柔超可爱”,锦旗上的金色大字,是李先生一家对护士团队最真挚的赞誉。感谢信中,家属写道:“护士们忙碌的身影,是病房里最温暖的光。” 这束光,照亮了患者从病痛到康复的全程,也成为华西医院护理人文关怀的生动缩影。
对于血管外科的医护团队而言,患者的康复与这份厚重的感恩,是职业道路上最珍贵的勋章,更是不断前行的底气与动力。未来,在守护患者健康的岗位上,她们仍会以专业为坚固船帆,引领前行的方向;以温情为有力船桨,划开希望的水波,护送一位位患者驶向康复的彼岸。而那些发生在病房里的医患温情故事,也将随着时光的流转,不断续写新的篇章,成为医院里最动人的风景。
图:黄艳
文:姚湘
审核:任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