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第十九届中国中西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护理论坛在成都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承办,论坛汇聚了众多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临床一线同仁,共同探讨心血管疾病治疗护理的前沿发展、循证实践与创新管理,为推动中西部地区心血管护理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开幕式:协作创新,共启新篇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陈茂教授致开幕辞,他高度肯定了护理团队在心血管医疗事业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离不开护理同仁的紧密合作与专业贡献。陈茂教授特别指出,面对AI等新技术浪潮,护理工作应积极拥抱变革,拓展思维,探索现代化管理模式与创新路径,并坚信“AI不会替代护理,而是赋能护理发展”。
论坛开幕式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科护士长游桂英主持。
学术盛宴:前沿理论与临床实践并重
本次护理论坛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彭勇教授深入介绍了RDN(经皮肾动脉去神经术)多学科团队的建设背景与实践经验,覆盖术前评估至术后随访的全流程管理。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柏晓玲教授系统阐释了循证护理思维的核心价值与应用步骤,强调以科研思维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江苏省人民医院孙国珍教授则从临床需求出发,分享了护理科研选题的创新思路。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丽敏教授详细解读了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规范使用要点及关键注意事项,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游桂英教授基于循证证据,系统梳理了急性心衰急救管理的核心策略,涵盖多学科协作、预警评估、精准用药及容量管理等。四川省人民医院梁婷教授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明霞教授分别就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诊疗护理,以及经皮去肾神经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围术期护理进展进行了精彩分享。
病例讨论:实战经验深度交流
病例讨论环节聚焦临床疑难场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温雅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芬教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方杰教授三位护理专家分别就“S-ICD术后并发重型药疹患者管理”、“起搏器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干预”及“锂中毒合并窦缓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处置”等复杂案例,分享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与精细化护理方案,详细阐述了护理团队如何在复杂病情中精准评估、精准干预,展现了护理在多学科协作中的关键作用,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入探讨。
总结寄语:转化知识,服务临床
温雅教授在总结中诚挚感谢各位专家的倾情分享和参会同仁的积极参与。她表示,本次论坛内容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涵盖了心血管护理科研、技术应用、团队协作及复杂病例管理的核心议题。她殷切期望全体护理同仁能将论坛所学的前沿知识、循证方法和创新思维,切实转化为提升临床护理质量、造福患者的实际行动,共同推动中西部地区心血管护理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文字:罗月
图片:贺莉
审核:温雅、游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