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前身是创建于1892年的存仁医院,是中国眼耳鼻喉学科的发源地,是目前中国西部实力最强的科研和临床治疗中心,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共有医护技人员120人,医生44人,分耳科、鼻科、咽喉、嗓音、鼾症、头颈6个亚专业、16个医疗组,另设有听力中心和过敏疾病诊治中心。科室住院部正式编制床位84张、日间手术中心床位10张,专科诊断室16间,检查治疗室5个。科室共有护士4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护理硕士3人,有高校教师资格证5人,15人获得各类专科护士证书。近3年来护理团队获得省级课题6项,发表SCI论文5篇,参编“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各1部,参加中华护理学会护理团体标准编写2项,主编专著1部,护理团队在国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耳鼻喉科同仁来院进修及参观学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专科治疗护士》培训基地,已招收两届学员;作为四川省护理学会眼耳鼻喉科专委会候任主委、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护理专委会主委单位,每年组织大型的西部及四川省护理学术交流会2-3次; 202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申报全国首批中华护理学会耳鼻喉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京外临床实践基地,已于2020年9月和2021年10月接收来自全国范围内的学员16人,学员对实习基地的满意度为100%。
作为西部地区的疑难重症疾病中心,科室收治病种繁多,疑难重症病人比例高,手术难度系数大,护理经验丰富;除常规护理外开展多项专科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如嗓音训练、无喉发声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肩颈功能训练、过敏原点刺检测,鼻腔通气功能检查,鼻腔粘膜激发试验,脱敏治疗等;2018年我科率先利用医院APP平台开展头颈肿瘤患者出院后慢病管理模式,极大的提高患者出院后复查的依从性和术后生存质量,现该慢病管理模式已经向全院患者推广使用,深受患者及家属好评。
耳鼻喉头颈外科合照
二、培训方案
1、培训目标
(1)理解耳鼻喉科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职责。
(2)掌握人文关怀与人文护理要点,优质护理在专科疾病中的应用。
(3)掌握耳鼻喉科护理临床操作技能,外科快速康复在耳鼻喉科的临床应用。
(4)掌握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常见急诊的抢救护理要点及疑难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要点。
(5)熟悉专科优势技术或亚专业,如:营养管理,疼痛管理,创伤管理,耳鼻喉科内镜室管理等。
(6)熟悉耳鼻喉科嗓音训练、无喉发音训练、心理健康管理的工作开展情况,病房护理质控工作内容,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的研究等。
(7)了解耳鼻喉科常见专科检查及护理配合。
2、培训安排
培训时间为2个月,其中第1月为全脱产进行理论、业务知识的集中学习,第2个月在病房和门诊检查治疗室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学习。
(1)耳鼻喉科理论学习(160学时)
选用中华护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的统一教材,促进全国专科教学同质化。主要内容包括:耳鼻喉科护理概论、耳鼻喉科专科操作技术、耳鼻喉科重症及疑难患者的护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耳鼻喉科患者术后的疼痛管理、心理评估及护理在耳鼻喉科患者中的应用、耳鼻喉科病房的护理管理等。
理论学习
(2)临床实践(160学时)
结合学员意愿在病房和5个门诊检查治疗室中进行为期1个月的临床实践,实行“一对一”带教方式,让学员们深入临床护理工作中,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夯实理论基础。此外,在传统临床教学的基础上采取沉浸式教学、床旁病例及特殊疾病查房、小组讨论、学员轮流负责制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学员查房周教学小结
沟通会
(3)特色培训项目
近年来嗓音训练、无喉发音训练、皮肤点刺试验及脱敏治疗、慢病管理等临床新技术在我科广泛开展,效果显著,深受病人好评。为拓宽耳鼻喉科护士的执业范畴,基地安排学员进行嗓音训练、无喉发音、脱敏治疗等临床新技术培训。
嗓音训练培训
脱敏治疗培训
3、考核
结业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核。其中理论和操作各占总成绩的30%,综合能力考核包括出勤情况、个案报告、岗位胜任力、科研项目,每项各占总成绩的10%。考核总成绩达到60分且理论考试合格方可取得四川省耳鼻喉专科护士资格证书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科护士培训结业证书。
三、招生情况
详见档期招生公告
图1 专科护士培训申报流程图
四、其他
1.培训期间不统一安排食宿。
2.各期招生、培养具体方案,以我院当期公布信息为准。
发布时间
:2022-01-14
次
一、基地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前身是创建于1892年的存仁医院,是中国眼耳鼻喉学科的发源地,是目前中国西部实力最强的科研和临床治疗中心,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共有医护技人员120人,医生44人,分耳科、鼻科、咽喉、嗓音、鼾症、头颈6个亚专业、16个医疗组,另设有听力中心和过敏疾病诊治中心。科室住院部正式编制床位84张、日间手术中心床位10张,专科诊断室16间,检查治疗室5个。科室共有护士4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护理硕士3人,有高校教师资格证5人,15人获得各类专科护士证书。近3年来护理团队获得省级课题6项,发表SCI论文5篇,参编“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各1部,参加中华护理学会护理团体标准编写2项,主编专著1部,护理团队在国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耳鼻喉科同仁来院进修及参观学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专科治疗护士》培训基地,已招收两届学员;作为四川省护理学会眼耳鼻喉科专委会候任主委、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护理专委会主委单位,每年组织大型的西部及四川省护理学术交流会2-3次; 202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申报全国首批中华护理学会耳鼻喉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京外临床实践基地,已于2020年9月和2021年10月接收来自全国范围内的学员16人,学员对实习基地的满意度为100%。
作为西部地区的疑难重症疾病中心,科室收治病种繁多,疑难重症病人比例高,手术难度系数大,护理经验丰富;除常规护理外开展多项专科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如嗓音训练、无喉发声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肩颈功能训练、过敏原点刺检测,鼻腔通气功能检查,鼻腔粘膜激发试验,脱敏治疗等;2018年我科率先利用医院APP平台开展头颈肿瘤患者出院后慢病管理模式,极大的提高患者出院后复查的依从性和术后生存质量,现该慢病管理模式已经向全院患者推广使用,深受患者及家属好评。
耳鼻喉头颈外科合照
二、培训方案
1、培训目标
(1)理解耳鼻喉科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职责。
(2)掌握人文关怀与人文护理要点,优质护理在专科疾病中的应用。
(3)掌握耳鼻喉科护理临床操作技能,外科快速康复在耳鼻喉科的临床应用。
(4)掌握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常见急诊的抢救护理要点及疑难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要点。
(5)熟悉专科优势技术或亚专业,如:营养管理,疼痛管理,创伤管理,耳鼻喉科内镜室管理等。
(6)熟悉耳鼻喉科嗓音训练、无喉发音训练、心理健康管理的工作开展情况,病房护理质控工作内容,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的研究等。
(7)了解耳鼻喉科常见专科检查及护理配合。
2、培训安排
培训时间为2个月,其中第1月为全脱产进行理论、业务知识的集中学习,第2个月在病房和门诊检查治疗室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学习。
(1)耳鼻喉科理论学习(160学时)
选用中华护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的统一教材,促进全国专科教学同质化。主要内容包括:耳鼻喉科护理概论、耳鼻喉科专科操作技术、耳鼻喉科重症及疑难患者的护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耳鼻喉科患者术后的疼痛管理、心理评估及护理在耳鼻喉科患者中的应用、耳鼻喉科病房的护理管理等。
理论学习
(2)临床实践(160学时)
结合学员意愿在病房和5个门诊检查治疗室中进行为期1个月的临床实践,实行“一对一”带教方式,让学员们深入临床护理工作中,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夯实理论基础。此外,在传统临床教学的基础上采取沉浸式教学、床旁病例及特殊疾病查房、小组讨论、学员轮流负责制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学员查房周教学小结
沟通会
(3)特色培训项目
近年来嗓音训练、无喉发音训练、皮肤点刺试验及脱敏治疗、慢病管理等临床新技术在我科广泛开展,效果显著,深受病人好评。为拓宽耳鼻喉科护士的执业范畴,基地安排学员进行嗓音训练、无喉发音、脱敏治疗等临床新技术培训。
嗓音训练培训
脱敏治疗培训
3、考核
结业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核。其中理论和操作各占总成绩的30%,综合能力考核包括出勤情况、个案报告、岗位胜任力、科研项目,每项各占总成绩的10%。考核总成绩达到60分且理论考试合格方可取得四川省耳鼻喉专科护士资格证书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科护士培训结业证书。
三、招生情况
详见档期招生公告
图1 专科护士培训申报流程图
四、其他
1.培训期间不统一安排食宿。
2.各期招生、培养具体方案,以我院当期公布信息为准。
发布时间
:2022-01-14
次
一、基地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前身是创建于1892年的存仁医院,是中国眼耳鼻喉学科的发源地,是目前中国西部实力最强的科研和临床治疗中心,是国家级重点专科,共有医护技人员120人,医生44人,分耳科、鼻科、咽喉、嗓音、鼾症、头颈6个亚专业、16个医疗组,另设有听力中心和过敏疾病诊治中心。科室住院部正式编制床位84张、日间手术中心床位10张,专科诊断室16间,检查治疗室5个。科室共有护士4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护理硕士3人,有高校教师资格证5人,15人获得各类专科护士证书。近3年来护理团队获得省级课题6项,发表SCI论文5篇,参编“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各1部,参加中华护理学会护理团体标准编写2项,主编专著1部,护理团队在国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耳鼻喉科同仁来院进修及参观学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专科治疗护士》培训基地,已招收两届学员;作为四川省护理学会眼耳鼻喉科专委会候任主委、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护理专委会主委单位,每年组织大型的西部及四川省护理学术交流会2-3次; 202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申报全国首批中华护理学会耳鼻喉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京外临床实践基地,已于2020年9月和2021年10月接收来自全国范围内的学员16人,学员对实习基地的满意度为100%。
作为西部地区的疑难重症疾病中心,科室收治病种繁多,疑难重症病人比例高,手术难度系数大,护理经验丰富;除常规护理外开展多项专科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如嗓音训练、无喉发声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肩颈功能训练、过敏原点刺检测,鼻腔通气功能检查,鼻腔粘膜激发试验,脱敏治疗等;2018年我科率先利用医院APP平台开展头颈肿瘤患者出院后慢病管理模式,极大的提高患者出院后复查的依从性和术后生存质量,现该慢病管理模式已经向全院患者推广使用,深受患者及家属好评。
耳鼻喉头颈外科合照
二、培训方案
1、培训目标
(1)理解耳鼻喉科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职责。
(2)掌握人文关怀与人文护理要点,优质护理在专科疾病中的应用。
(3)掌握耳鼻喉科护理临床操作技能,外科快速康复在耳鼻喉科的临床应用。
(4)掌握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常见急诊的抢救护理要点及疑难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要点。
(5)熟悉专科优势技术或亚专业,如:营养管理,疼痛管理,创伤管理,耳鼻喉科内镜室管理等。
(6)熟悉耳鼻喉科嗓音训练、无喉发音训练、心理健康管理的工作开展情况,病房护理质控工作内容,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的研究等。
(7)了解耳鼻喉科常见专科检查及护理配合。
2、培训安排
培训时间为2个月,其中第1月为全脱产进行理论、业务知识的集中学习,第2个月在病房和门诊检查治疗室进行临床实践技能学习。
(1)耳鼻喉科理论学习(160学时)
选用中华护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的统一教材,促进全国专科教学同质化。主要内容包括:耳鼻喉科护理概论、耳鼻喉科专科操作技术、耳鼻喉科重症及疑难患者的护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耳鼻喉科患者术后的疼痛管理、心理评估及护理在耳鼻喉科患者中的应用、耳鼻喉科病房的护理管理等。
理论学习
(2)临床实践(160学时)
结合学员意愿在病房和5个门诊检查治疗室中进行为期1个月的临床实践,实行“一对一”带教方式,让学员们深入临床护理工作中,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夯实理论基础。此外,在传统临床教学的基础上采取沉浸式教学、床旁病例及特殊疾病查房、小组讨论、学员轮流负责制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学员查房周教学小结
沟通会
(3)特色培训项目
近年来嗓音训练、无喉发音训练、皮肤点刺试验及脱敏治疗、慢病管理等临床新技术在我科广泛开展,效果显著,深受病人好评。为拓宽耳鼻喉科护士的执业范畴,基地安排学员进行嗓音训练、无喉发音、脱敏治疗等临床新技术培训。
嗓音训练培训
脱敏治疗培训
3、考核
结业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核。其中理论和操作各占总成绩的30%,综合能力考核包括出勤情况、个案报告、岗位胜任力、科研项目,每项各占总成绩的10%。考核总成绩达到60分且理论考试合格方可取得四川省耳鼻喉专科护士资格证书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科护士培训结业证书。
三、招生情况
详见档期招生公告
图1 专科护士培训申报流程图
四、其他
1.培训期间不统一安排食宿。
2.各期招生、培养具体方案,以我院当期公布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