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护理学会
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教学基地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成立于1958年,麻醉手术中心麻醉科在复旦专科声誉度排行榜中连续十二年排名第一。外科手术专业90%为国家级重点专科,护理为国家级重点专科。目前下设7个楼层,开放洁净手术室99间,2020年全院手术18.66万台次,外科日均手术量500余台次,每间日均手术量4-8台;腔镜手术占比>75%,三四级手术占比>85%,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25.56%,平均住院日7.13天。
手术室配置国际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多项专科护理技术:外科手消毒、铺置无菌台、无触及法戴手套、手术器械传递、体位摆放(仰卧位摆放、截石体位摆放、侧卧位摆放、俯卧位摆放)、患者保温技术、手术隔离技术、感染手术处理、职业防护技术等。除常规的外科手术室护理技术外,机器人手术配合、器官移植手术、患者术中保温、无瘤技术广泛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是“四川省青年文明号”,下设骨科、泌尿外科、眼科、耳鼻喉头颈外科、血管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儿童外科、心脏外科、胸外科、烧伤整形外科、神经外科等亚专业。手术室共有护士300余人,承担四川大学《成人护理学》《围术期病人护理》《护理科学思维方法与决策》等本科生课程教学,2021年培训进修学员51名,规培学员144名,适应性定科学员23名,实习护生137名。2021年,发表论文21篇,其中中文6篇,英文15篇;著书10本;申请院内新技术申请6项,另成功1项;申请专利40项,其中实用新型36项,外观设计2项,发明专利2项;成功申报纵向课题5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3项,横向课题3项;申请学院护理发展基金2项。
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于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2020年在中华护理学会的统一部署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积极申报全国首批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京外临床实践基地,并于同年9月接收学员,截止2021年12月共招收42家医院46名外院学员。
—— 临床实践计划——
根据培训班的整体计划,学员进行统一的理论培训后进入临床实践,京外实习基地培训实践为4周。
为了保证顺利开展临床实践活动,根据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科培训临床实践手册中的培训大纲,并结合华西医院手术室的特色和多年专科护士教学经验,基地制定出了具有华西特色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计划。培训内容细化到每一天,涵盖了业务、管理、新技术等多方面。整个培训,严谨、有序、紧密,受到学员一致好评,学员主动赠送牌匾。
培训目标
(1)掌握手术室亚专业护理工作要点、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常见手术配合和护理操作技术、常用仪器使用及保养等。
(2)熟悉手术室建筑布局与空气净化的相关知识、手术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常见麻醉配合技术、术中压疮的管理和预防等。
(3)了解国内外手术室领域护理工作发展和前沿等。
培训安排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式培训、小组讨论教学、手术工作坊等形式,调动学员积极性。协助学员完成理论考核,2020年1名学员取得理论考核第一名。
讲授式培训
小组讨论教学
临床示教
(2)PPT小讲课指导
结合大纲对学员完成小讲课的要求,利用华西医院图书馆的资源,帮助学员完成PPT小讲课所需资料查阅和数据库检索、组织学员完成PPT小讲课比赛并推荐给中华护理学会进行终选,经过反复修改、推敲,其中一名学员获得中华护理学会PPT小讲课二等奖。
(3)操作考核
在操作培训上,严格把关,以示范-练习-考试的流程展开培训和指导,注重操作中的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培训特色
手术室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人员、设备、高、低值耗材管理等卓有成效,从环节和过程控制为围手术期安全保驾护航。手术室秉承“关怀·服务”理念,运用流程化管理模式,在护士专科化、手术间专科化、医护一体化进行具体实践。
—— 招生 ——
由中华护理学会继续教育部制定,详情请关注中华护理学会官网。各批次招生、培养方案,以当批次发布信息为准。
发布时间
:2022-06-01
次
中华护理学会
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教学基地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成立于1958年,麻醉手术中心麻醉科在复旦专科声誉度排行榜中连续十二年排名第一。外科手术专业90%为国家级重点专科,护理为国家级重点专科。目前下设7个楼层,开放洁净手术室99间,2020年全院手术18.66万台次,外科日均手术量500余台次,每间日均手术量4-8台;腔镜手术占比>75%,三四级手术占比>85%,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25.56%,平均住院日7.13天。
手术室配置国际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多项专科护理技术:外科手消毒、铺置无菌台、无触及法戴手套、手术器械传递、体位摆放(仰卧位摆放、截石体位摆放、侧卧位摆放、俯卧位摆放)、患者保温技术、手术隔离技术、感染手术处理、职业防护技术等。除常规的外科手术室护理技术外,机器人手术配合、器官移植手术、患者术中保温、无瘤技术广泛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是“四川省青年文明号”,下设骨科、泌尿外科、眼科、耳鼻喉头颈外科、血管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儿童外科、心脏外科、胸外科、烧伤整形外科、神经外科等亚专业。手术室共有护士300余人,承担四川大学《成人护理学》《围术期病人护理》《护理科学思维方法与决策》等本科生课程教学,2021年培训进修学员51名,规培学员144名,适应性定科学员23名,实习护生137名。2021年,发表论文21篇,其中中文6篇,英文15篇;著书10本;申请院内新技术申请6项,另成功1项;申请专利40项,其中实用新型36项,外观设计2项,发明专利2项;成功申报纵向课题5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3项,横向课题3项;申请学院护理发展基金2项。
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于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2020年在中华护理学会的统一部署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积极申报全国首批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京外临床实践基地,并于同年9月接收学员,截止2021年12月共招收42家医院46名外院学员。
—— 临床实践计划——
根据培训班的整体计划,学员进行统一的理论培训后进入临床实践,京外实习基地培训实践为4周。
为了保证顺利开展临床实践活动,根据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科培训临床实践手册中的培训大纲,并结合华西医院手术室的特色和多年专科护士教学经验,基地制定出了具有华西特色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计划。培训内容细化到每一天,涵盖了业务、管理、新技术等多方面。整个培训,严谨、有序、紧密,受到学员一致好评,学员主动赠送牌匾。
培训目标
(1)掌握手术室亚专业护理工作要点、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常见手术配合和护理操作技术、常用仪器使用及保养等。
(2)熟悉手术室建筑布局与空气净化的相关知识、手术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常见麻醉配合技术、术中压疮的管理和预防等。
(3)了解国内外手术室领域护理工作发展和前沿等。
培训安排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式培训、小组讨论教学、手术工作坊等形式,调动学员积极性。协助学员完成理论考核,2020年1名学员取得理论考核第一名。
讲授式培训
小组讨论教学
临床示教
(2)PPT小讲课指导
结合大纲对学员完成小讲课的要求,利用华西医院图书馆的资源,帮助学员完成PPT小讲课所需资料查阅和数据库检索、组织学员完成PPT小讲课比赛并推荐给中华护理学会进行终选,经过反复修改、推敲,其中一名学员获得中华护理学会PPT小讲课二等奖。
(3)操作考核
在操作培训上,严格把关,以示范-练习-考试的流程展开培训和指导,注重操作中的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培训特色
手术室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人员、设备、高、低值耗材管理等卓有成效,从环节和过程控制为围手术期安全保驾护航。手术室秉承“关怀·服务”理念,运用流程化管理模式,在护士专科化、手术间专科化、医护一体化进行具体实践。
—— 招生 ——
由中华护理学会继续教育部制定,详情请关注中华护理学会官网。各批次招生、培养方案,以当批次发布信息为准。
发布时间
:2022-06-01
次
中华护理学会
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教学基地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成立于1958年,麻醉手术中心麻醉科在复旦专科声誉度排行榜中连续十二年排名第一。外科手术专业90%为国家级重点专科,护理为国家级重点专科。目前下设7个楼层,开放洁净手术室99间,2020年全院手术18.66万台次,外科日均手术量500余台次,每间日均手术量4-8台;腔镜手术占比>75%,三四级手术占比>85%,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25.56%,平均住院日7.13天。
手术室配置国际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多项专科护理技术:外科手消毒、铺置无菌台、无触及法戴手套、手术器械传递、体位摆放(仰卧位摆放、截石体位摆放、侧卧位摆放、俯卧位摆放)、患者保温技术、手术隔离技术、感染手术处理、职业防护技术等。除常规的外科手术室护理技术外,机器人手术配合、器官移植手术、患者术中保温、无瘤技术广泛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是“四川省青年文明号”,下设骨科、泌尿外科、眼科、耳鼻喉头颈外科、血管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儿童外科、心脏外科、胸外科、烧伤整形外科、神经外科等亚专业。手术室共有护士300余人,承担四川大学《成人护理学》《围术期病人护理》《护理科学思维方法与决策》等本科生课程教学,2021年培训进修学员51名,规培学员144名,适应性定科学员23名,实习护生137名。2021年,发表论文21篇,其中中文6篇,英文15篇;著书10本;申请院内新技术申请6项,另成功1项;申请专利40项,其中实用新型36项,外观设计2项,发明专利2项;成功申报纵向课题5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3项,横向课题3项;申请学院护理发展基金2项。
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于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2020年在中华护理学会的统一部署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积极申报全国首批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京外临床实践基地,并于同年9月接收学员,截止2021年12月共招收42家医院46名外院学员。
—— 临床实践计划——
根据培训班的整体计划,学员进行统一的理论培训后进入临床实践,京外实习基地培训实践为4周。
为了保证顺利开展临床实践活动,根据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科培训临床实践手册中的培训大纲,并结合华西医院手术室的特色和多年专科护士教学经验,基地制定出了具有华西特色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计划。培训内容细化到每一天,涵盖了业务、管理、新技术等多方面。整个培训,严谨、有序、紧密,受到学员一致好评,学员主动赠送牌匾。
培训目标
(1)掌握手术室亚专业护理工作要点、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常见手术配合和护理操作技术、常用仪器使用及保养等。
(2)熟悉手术室建筑布局与空气净化的相关知识、手术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常见麻醉配合技术、术中压疮的管理和预防等。
(3)了解国内外手术室领域护理工作发展和前沿等。
培训安排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式培训、小组讨论教学、手术工作坊等形式,调动学员积极性。协助学员完成理论考核,2020年1名学员取得理论考核第一名。
讲授式培训
小组讨论教学
临床示教
(2)PPT小讲课指导
结合大纲对学员完成小讲课的要求,利用华西医院图书馆的资源,帮助学员完成PPT小讲课所需资料查阅和数据库检索、组织学员完成PPT小讲课比赛并推荐给中华护理学会进行终选,经过反复修改、推敲,其中一名学员获得中华护理学会PPT小讲课二等奖。
(3)操作考核
在操作培训上,严格把关,以示范-练习-考试的流程展开培训和指导,注重操作中的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培训特色
手术室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人员、设备、高、低值耗材管理等卓有成效,从环节和过程控制为围手术期安全保驾护航。手术室秉承“关怀·服务”理念,运用流程化管理模式,在护士专科化、手术间专科化、医护一体化进行具体实践。
—— 招生 ——
由中华护理学会继续教育部制定,详情请关注中华护理学会官网。各批次招生、培养方案,以当批次发布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