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2022年第9期-总第44期)| 使用线上平台进行教学形成性同伴评估在《研究方法》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2022-07-14



本期教学论文题目




使用线上平台进行教学形成性同伴评估在《研究方法》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一项混合方法前后研究



Evaluation of a formative peer assessment in research methods teaching

using an online platform: A mixed methods pre-post study


文章讯息:


1

研究背景

创新教学评价成为近年高等教育的共识。欧洲已制定教育与评估策略,强调形成性评估的益处,并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学习中的效用。同伴评估作为形成性评估的一种方法,可给予学生联系感,提高学习参与度。已有研究表明,同伴评估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提升其对学习的信心,增强其对评估的洞察力,促进其评判性思维的发展。

但尚不能确定同伴评估是否适用于所有教学情境。因此,本研究将同伴评估运用到护理和助产专业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中,探究护理和助产研究生对同伴评估的期望、效用感知、接受度和满意度。


1.1同伴评估的任务和流程

本研究中,形成性评估模块占总成绩总分的20%。学生在peerScholar线上平台上提交一份500字左右的研究方案,内容包括研究理由,研究问题,研究设计和相关数据收集工具。在线教程和分步学习指南支持学生完成整个流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模块向老师咨询有关同伴评估的问题。平台同时提供评估准则帮助学生拟定研究方案,并将反馈指南整合到准则中帮助学生对其同学的作业开展具有评判性和建设性的考评。该评分规范的内容包括:

1)研究问题的合理性;

2)研究问题的清晰性;

3)研究设计的适宜性;

4)语言的可读性。

在方案提交阶段,学生会被随机分配对四名同学的作业进行匿名审核和反馈。学生还需回答两个开放式问题,说明同学研究方案中的优点以及需改进的问题。                   


2

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量性描述性研究。。


2.2 研究对象

目标人群为就读于爱尔兰一所大型城市大学并参加研究生研究方法课程的所有学生(n=264)。


2.3研究工具

2.3.1 对同伴评估的感知

使用修订版《同伴评估感知量表》在学生参与同伴评估前后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评估前10个条目和评估后15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对条目的认同度越高。前10个条目和后15个条目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是0.76和0.89。量表中设置两个开放性问题,方便学生说明同伴评估的优点和局限性。


2.3.2 数字健康素养

《数字健康素养量表》用于了解学生对数字技术学习的舒适度,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结合研究的关注点,本研究仅纳入了原量表两个维度:一个是对科技的态度维度(学生对数字科技用于教学的态度,共7个条目);另一个维度是技术维度(评估学生是否具备技术和操作技能进行数字学习,共6个条目)。基线测量和参与同伴评估后测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2、0.94。


2.3.3 学生对同伴评估的满意度

共6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问卷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9。问卷有两个开放式问题,允许学生描述参与同伴评估的感受,同时提出同伴评估的改进建议。


2.3.4 总体反馈和人口学资料

研究还调查了学生对同伴评估占期末成绩适宜比重的意见,了解同伴评估所用时间、同伴评估对其学业的影响,以及对peerScholar平台使用便利性的看法。研究收集了参与者年龄、性别、临床背景/培训等相关信息。


2.4 数据收集

采用Qualtrics.com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基线资料收集于同伴评估之前,其他资料在同伴评估和反馈完成一周后进行。


2.5 资料分析 

2.5.1. 调查数据

通过SPSS进行分析。人口统计学资料和变量采用描述性统计,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随着时间推移(基线VS参与同伴评估后)学生对同伴评估的看法差异。。


2.5.2. 开放式问题

对开放式问题使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共264名学生完成同伴评估。其中74人参与了基线调查,81人完成了评估后调查,两组具有可比性。参与者平均年龄37岁,95%的参与者没有同伴评估的经验。


3.2 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完成同伴评估后,学生更有信心基于经验完成任务。学生整体对同伴评估持积极看法。详见表1。

根据表2,受访学生的数字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时间点没有差异,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同伴评估在线工具非常容易或较容易使用(n=72;92.3%)。

根据表3,同伴评估满意度总体得分较高。最高得分条目为对过程的理解。得分最低、同时标准差最大的条目是同伴能否公平地评估。

关于同伴评估花费时间,34名(43.6%)学生反馈平均花费1-2小时,19名(24.3%)反馈花费30-59分钟,14名(18%)反馈花费3-4小时。59名参与者(75.6%)报告同伴评估对自己学业有一定的影响,29名学生(37.2%)认为有“很多”影响。对同伴评估占总成绩的比重,评估前学生认为适合比重为27%,评估后学生认为适合比重为26%。


3.1 开放式问题调查结果

大多数学生认为同伴评估是令人愉快的,是“授权赋能”的(89号学生),是 “新的学习方式”(9号学生),还有学生(40号学生)表示“评阅同学的作业很有趣。看同学如何理解教授的内容,如何呈现学习内容,将促使个人反思自己的作业。”。16号学生认为同伴评估利于个人对学习内容进行评判性思考,促进个人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他们“必须理解其他类型的研究方法,而不仅仅是自己的”(10号学生)。对开展同伴评估的建议,受访者建议开展更多的同伴评估培训,如在讲座中进行示范评估,为评估过程提供更多指导,以及开发有关建设性反馈的课程(2号学生)。在今后的同伴评估中,学生强调老师有必要“评估学生获得的反馈”(32号学生),确保“反馈是正确的”(77号学生)。


4

研究结论

护理和助产专业的学生认为,同伴评估可作为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评判性技能培养方法的组成,对个人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经验。



阅读心得

同伴评估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学生对彼此的作业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能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节,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知识水平。现有文献表明,同伴评估在提高评估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评估素养是支持有效学习和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它可以使学生深度参与自己的学习,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本研究将同伴评估运用到护理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在线平台,以匿名的形式对同伴的研究方案进行审查。结果显示:通过老师指导以及结构化评估流程,学生可以很好的完成同伴评估任务,并从中收获宝贵的学习经验。目前国内应用同伴评估较少,今后可借鉴国外同伴评估研究结果,构建适宜的同伴评估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国内护理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评判判性思维提供更多参考。




推荐人

张颖君、副主任护师

硕士研究生

血液透析中心副护士长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


最新推送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2022年第9期-总第44期)| 使用线上平台进行教学形成性同伴评估在《研究方法》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

:

张颖君

发布时间

:

2022-07-14

0次



本期教学论文题目




使用线上平台进行教学形成性同伴评估在《研究方法》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一项混合方法前后研究



Evaluation of a formative peer assessment in research methods teaching

using an online platform: A mixed methods pre-post study


文章讯息:


1

研究背景

创新教学评价成为近年高等教育的共识。欧洲已制定教育与评估策略,强调形成性评估的益处,并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学习中的效用。同伴评估作为形成性评估的一种方法,可给予学生联系感,提高学习参与度。已有研究表明,同伴评估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提升其对学习的信心,增强其对评估的洞察力,促进其评判性思维的发展。

但尚不能确定同伴评估是否适用于所有教学情境。因此,本研究将同伴评估运用到护理和助产专业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中,探究护理和助产研究生对同伴评估的期望、效用感知、接受度和满意度。


1.1同伴评估的任务和流程

本研究中,形成性评估模块占总成绩总分的20%。学生在peerScholar线上平台上提交一份500字左右的研究方案,内容包括研究理由,研究问题,研究设计和相关数据收集工具。在线教程和分步学习指南支持学生完成整个流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模块向老师咨询有关同伴评估的问题。平台同时提供评估准则帮助学生拟定研究方案,并将反馈指南整合到准则中帮助学生对其同学的作业开展具有评判性和建设性的考评。该评分规范的内容包括:

1)研究问题的合理性;

2)研究问题的清晰性;

3)研究设计的适宜性;

4)语言的可读性。

在方案提交阶段,学生会被随机分配对四名同学的作业进行匿名审核和反馈。学生还需回答两个开放式问题,说明同学研究方案中的优点以及需改进的问题。                   


2

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量性描述性研究。。


2.2 研究对象

目标人群为就读于爱尔兰一所大型城市大学并参加研究生研究方法课程的所有学生(n=264)。


2.3研究工具

2.3.1 对同伴评估的感知

使用修订版《同伴评估感知量表》在学生参与同伴评估前后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评估前10个条目和评估后15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对条目的认同度越高。前10个条目和后15个条目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是0.76和0.89。量表中设置两个开放性问题,方便学生说明同伴评估的优点和局限性。


2.3.2 数字健康素养

《数字健康素养量表》用于了解学生对数字技术学习的舒适度,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结合研究的关注点,本研究仅纳入了原量表两个维度:一个是对科技的态度维度(学生对数字科技用于教学的态度,共7个条目);另一个维度是技术维度(评估学生是否具备技术和操作技能进行数字学习,共6个条目)。基线测量和参与同伴评估后测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2、0.94。


2.3.3 学生对同伴评估的满意度

共6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问卷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9。问卷有两个开放式问题,允许学生描述参与同伴评估的感受,同时提出同伴评估的改进建议。


2.3.4 总体反馈和人口学资料

研究还调查了学生对同伴评估占期末成绩适宜比重的意见,了解同伴评估所用时间、同伴评估对其学业的影响,以及对peerScholar平台使用便利性的看法。研究收集了参与者年龄、性别、临床背景/培训等相关信息。


2.4 数据收集

采用Qualtrics.com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基线资料收集于同伴评估之前,其他资料在同伴评估和反馈完成一周后进行。


2.5 资料分析 

2.5.1. 调查数据

通过SPSS进行分析。人口统计学资料和变量采用描述性统计,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随着时间推移(基线VS参与同伴评估后)学生对同伴评估的看法差异。。


2.5.2. 开放式问题

对开放式问题使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共264名学生完成同伴评估。其中74人参与了基线调查,81人完成了评估后调查,两组具有可比性。参与者平均年龄37岁,95%的参与者没有同伴评估的经验。


3.2 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完成同伴评估后,学生更有信心基于经验完成任务。学生整体对同伴评估持积极看法。详见表1。

根据表2,受访学生的数字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时间点没有差异,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同伴评估在线工具非常容易或较容易使用(n=72;92.3%)。

根据表3,同伴评估满意度总体得分较高。最高得分条目为对过程的理解。得分最低、同时标准差最大的条目是同伴能否公平地评估。

关于同伴评估花费时间,34名(43.6%)学生反馈平均花费1-2小时,19名(24.3%)反馈花费30-59分钟,14名(18%)反馈花费3-4小时。59名参与者(75.6%)报告同伴评估对自己学业有一定的影响,29名学生(37.2%)认为有“很多”影响。对同伴评估占总成绩的比重,评估前学生认为适合比重为27%,评估后学生认为适合比重为26%。


3.1 开放式问题调查结果

大多数学生认为同伴评估是令人愉快的,是“授权赋能”的(89号学生),是 “新的学习方式”(9号学生),还有学生(40号学生)表示“评阅同学的作业很有趣。看同学如何理解教授的内容,如何呈现学习内容,将促使个人反思自己的作业。”。16号学生认为同伴评估利于个人对学习内容进行评判性思考,促进个人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他们“必须理解其他类型的研究方法,而不仅仅是自己的”(10号学生)。对开展同伴评估的建议,受访者建议开展更多的同伴评估培训,如在讲座中进行示范评估,为评估过程提供更多指导,以及开发有关建设性反馈的课程(2号学生)。在今后的同伴评估中,学生强调老师有必要“评估学生获得的反馈”(32号学生),确保“反馈是正确的”(77号学生)。


4

研究结论

护理和助产专业的学生认为,同伴评估可作为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评判性技能培养方法的组成,对个人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经验。



阅读心得

同伴评估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学生对彼此的作业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能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节,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知识水平。现有文献表明,同伴评估在提高评估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评估素养是支持有效学习和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它可以使学生深度参与自己的学习,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本研究将同伴评估运用到护理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在线平台,以匿名的形式对同伴的研究方案进行审查。结果显示:通过老师指导以及结构化评估流程,学生可以很好的完成同伴评估任务,并从中收获宝贵的学习经验。目前国内应用同伴评估较少,今后可借鉴国外同伴评估研究结果,构建适宜的同伴评估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国内护理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评判判性思维提供更多参考。




推荐人

张颖君、副主任护师

硕士研究生

血液透析中心副护士长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2022年第9期-总第44期)| 使用线上平台进行教学形成性同伴评估在《研究方法》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

:

张颖君

发布时间

:

2022-07-14

0次



本期教学论文题目




使用线上平台进行教学形成性同伴评估在《研究方法》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一项混合方法前后研究



Evaluation of a formative peer assessment in research methods teaching

using an online platform: A mixed methods pre-post study


文章讯息:


1

研究背景

创新教学评价成为近年高等教育的共识。欧洲已制定教育与评估策略,强调形成性评估的益处,并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学习中的效用。同伴评估作为形成性评估的一种方法,可给予学生联系感,提高学习参与度。已有研究表明,同伴评估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提升其对学习的信心,增强其对评估的洞察力,促进其评判性思维的发展。

但尚不能确定同伴评估是否适用于所有教学情境。因此,本研究将同伴评估运用到护理和助产专业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中,探究护理和助产研究生对同伴评估的期望、效用感知、接受度和满意度。


1.1同伴评估的任务和流程

本研究中,形成性评估模块占总成绩总分的20%。学生在peerScholar线上平台上提交一份500字左右的研究方案,内容包括研究理由,研究问题,研究设计和相关数据收集工具。在线教程和分步学习指南支持学生完成整个流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模块向老师咨询有关同伴评估的问题。平台同时提供评估准则帮助学生拟定研究方案,并将反馈指南整合到准则中帮助学生对其同学的作业开展具有评判性和建设性的考评。该评分规范的内容包括:

1)研究问题的合理性;

2)研究问题的清晰性;

3)研究设计的适宜性;

4)语言的可读性。

在方案提交阶段,学生会被随机分配对四名同学的作业进行匿名审核和反馈。学生还需回答两个开放式问题,说明同学研究方案中的优点以及需改进的问题。                   


2

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量性描述性研究。。


2.2 研究对象

目标人群为就读于爱尔兰一所大型城市大学并参加研究生研究方法课程的所有学生(n=264)。


2.3研究工具

2.3.1 对同伴评估的感知

使用修订版《同伴评估感知量表》在学生参与同伴评估前后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评估前10个条目和评估后15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对条目的认同度越高。前10个条目和后15个条目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是0.76和0.89。量表中设置两个开放性问题,方便学生说明同伴评估的优点和局限性。


2.3.2 数字健康素养

《数字健康素养量表》用于了解学生对数字技术学习的舒适度,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结合研究的关注点,本研究仅纳入了原量表两个维度:一个是对科技的态度维度(学生对数字科技用于教学的态度,共7个条目);另一个维度是技术维度(评估学生是否具备技术和操作技能进行数字学习,共6个条目)。基线测量和参与同伴评估后测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2、0.94。


2.3.3 学生对同伴评估的满意度

共6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问卷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9。问卷有两个开放式问题,允许学生描述参与同伴评估的感受,同时提出同伴评估的改进建议。


2.3.4 总体反馈和人口学资料

研究还调查了学生对同伴评估占期末成绩适宜比重的意见,了解同伴评估所用时间、同伴评估对其学业的影响,以及对peerScholar平台使用便利性的看法。研究收集了参与者年龄、性别、临床背景/培训等相关信息。


2.4 数据收集

采用Qualtrics.com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基线资料收集于同伴评估之前,其他资料在同伴评估和反馈完成一周后进行。


2.5 资料分析 

2.5.1. 调查数据

通过SPSS进行分析。人口统计学资料和变量采用描述性统计,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随着时间推移(基线VS参与同伴评估后)学生对同伴评估的看法差异。。


2.5.2. 开放式问题

对开放式问题使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共264名学生完成同伴评估。其中74人参与了基线调查,81人完成了评估后调查,两组具有可比性。参与者平均年龄37岁,95%的参与者没有同伴评估的经验。


3.2 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完成同伴评估后,学生更有信心基于经验完成任务。学生整体对同伴评估持积极看法。详见表1。

根据表2,受访学生的数字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时间点没有差异,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同伴评估在线工具非常容易或较容易使用(n=72;92.3%)。

根据表3,同伴评估满意度总体得分较高。最高得分条目为对过程的理解。得分最低、同时标准差最大的条目是同伴能否公平地评估。

关于同伴评估花费时间,34名(43.6%)学生反馈平均花费1-2小时,19名(24.3%)反馈花费30-59分钟,14名(18%)反馈花费3-4小时。59名参与者(75.6%)报告同伴评估对自己学业有一定的影响,29名学生(37.2%)认为有“很多”影响。对同伴评估占总成绩的比重,评估前学生认为适合比重为27%,评估后学生认为适合比重为26%。


3.1 开放式问题调查结果

大多数学生认为同伴评估是令人愉快的,是“授权赋能”的(89号学生),是 “新的学习方式”(9号学生),还有学生(40号学生)表示“评阅同学的作业很有趣。看同学如何理解教授的内容,如何呈现学习内容,将促使个人反思自己的作业。”。16号学生认为同伴评估利于个人对学习内容进行评判性思考,促进个人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他们“必须理解其他类型的研究方法,而不仅仅是自己的”(10号学生)。对开展同伴评估的建议,受访者建议开展更多的同伴评估培训,如在讲座中进行示范评估,为评估过程提供更多指导,以及开发有关建设性反馈的课程(2号学生)。在今后的同伴评估中,学生强调老师有必要“评估学生获得的反馈”(32号学生),确保“反馈是正确的”(77号学生)。


4

研究结论

护理和助产专业的学生认为,同伴评估可作为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评判性技能培养方法的组成,对个人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经验。



阅读心得

同伴评估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学生对彼此的作业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能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节,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知识水平。现有文献表明,同伴评估在提高评估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评估素养是支持有效学习和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它可以使学生深度参与自己的学习,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本研究将同伴评估运用到护理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在线平台,以匿名的形式对同伴的研究方案进行审查。结果显示:通过老师指导以及结构化评估流程,学生可以很好的完成同伴评估任务,并从中收获宝贵的学习经验。目前国内应用同伴评估较少,今后可借鉴国外同伴评估研究结果,构建适宜的同伴评估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国内护理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评判判性思维提供更多参考。




推荐人

张颖君、副主任护师

硕士研究生

血液透析中心副护士长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