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2023年第8期-总第58期)| 提升护理自我意识和药物治疗基础知识: 同伴教育与护理/药学跨专业教育 2023-07-06



本期教学论文题目





提升护理自我意识和药物治疗基础知识: 同伴教育与护理/药学跨专业教育

Enhanced nursing self-awareness and pharmacotherapy knowledge-base:peer-teaching and nursing/pharmacy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文章讯息:


1

研究背景

跨专业教育(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IPE)是指2个及以上专业(如护理、临床、健康相关专业等)的学生共同学习,以增强专业协作,最终实现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习场所开展跨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跨专业合作过程,为学生今后适应真实环境中的跨专业临床合作奠定基础。随着大众健康需求复杂度增加,机构越来越认识到跨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护士在患者用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执行者,需要负责查对和执行用药医嘱,核对药物剂型与剂量,观察药物过敏反应及其副作用,并在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沟通医生调整用药,开展用药健康教育。护士需要与医生、药剂师协同工作。因此,有必要针对护生就药物管理开展跨专业教育。

本研究在同伴教育基础上,在本科护生中开展护理-药学跨专业教育,并探索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对护生药物治疗基础知识、自信心、跨专业协作社会化过程及其价值观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涉及两类参与者:本科护生、以及完成全科医学高级药学实践经验(Advanced Pharmacy Practice Experiences,APPEs)的大四药学专业学生。

研究遵循匿名原则。4名大四药学专业学生与护生配对,对护生开展药物教学。25名护生(19名女性,6名男性)参与了研究,他们由学校分配至医院参与体验同伴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安排每周一次讨论,每次均有一名来自护理和药学的老师出席,监督教育实施并扮演“促学者”角色。

2.2 实施过程

药学专业学生制定教学大纲,为本科护生准备药物治疗回顾课程。课程为期九周,教师审核通过教学大纲后,课程才能进行。

课程培训主题包括:肺部疾病用药、抗生素、心血管药物、糖尿病治疗用药、疼痛管理用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胃食管反流病和炎性肠病用药、以及老年患者用药等。每个主题涵盖病理学基础知识,治疗特定疾病的常用药物,常用药物品牌和名称,药物作用机制、副作用,药物管理和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具体内容可根据护生学习进度调整。每次培训60-90分钟,小组可就病例进行讨论。

2.3 资料收集

2.3.1 过程性基础知识

针对每个教育主题,药学专业学生需设计了8-12个测试题进行过程评价。药学和护理学院的老师审核通过后,试题才能发布。每次培训前后,护生完成测试。研究组比较培训前后的分数,评价培训效果。

2.3.2  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

修订版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modified Inter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and Valuing Scale,  ISVS-9A)量表旨在测量学生对跨专业学习或实践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等,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1-7分,总分为所有条目得分之和。总分越高,提示护生跨专业化价值观和跨专业合作行为表现更高。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

研究小组在培训第1周和第9周使用修订的ISVS-9A,对护生的跨专业护理社会化和价值观进行评估。

2.4 统计分析

基础知识测试得分和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ISVS-9A)得分均为连续性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得分差异(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对每个培训主题,护生干预后基础知识测试分增高(p < 0.003)。具体到每个护生,有1名护生在同伴教育后得分无改善;在抗生素使用、老年患者用药主题中,分别有2位护生在干预后表现更差。

对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修订版ISVS-9A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各条目得分在同伴干预后均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修订版ISVS-9A得分


4

结论

护理/药学跨专业同伴教学有助于提升护生药物治疗相关基础知识、自我角色意识以及参与跨专业实践的信心、小组中交流观点的能力,增进护理/药学学科关系。


阅读心得

社会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日益复杂,以及医疗跨专业合作的增加,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有必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护生和护士更积极的参与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有研究证实,跨专业教育及学员为主体的教育,有助于帮助应对这些挑战。

在具体实施上,本研究的设计值得参考:

1.既往研究常采用同专业同伴教育,本研究则采用跨专业的同伴教育,且承担“教学任务”的学生年级高于作为学生的同伴。这种“专业差异+年级差异”的设计,一定程度利于维护“师”者在专业上的权威性,同时也利于维系“同伴”的信任感和亲密感,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和接受“跨”专业教育。

2.关于同伴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本研究的设计也具有启发性:课程实施前教师先审核教学大纲,保障课程教学目标实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从旁“督导”,促进学生学习;课堂测试前,教师把关试题质量。教师的角色不是“传授者”,而是教学“促学人”,教学质量的“守门人”。

3.在跨专业教育结果指标衡量上,本研究选用了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量表进行测量,将护生跨专业体验数据化,为丰富同类研究的观测指标提供了参考。

但是,本研究在研究设计上也有一定不足。总体上,研究整体设计较为简单,研究样本量较小,且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影响研究证据强度。研究对药物基础知识的测试,容易受到短期记忆影响,建议今后的研究进一步改进设计,扩大样本量,采用能反映教学长期效果的指标进行观察,提升跨专业同伴教育研究质量。




推荐人

李佩芳,硕士,主管护师

病区八,骨科副科护士长 




审核人:龚仁蓉,白阳静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

最新推送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2023年第8期-总第58期)| 提升护理自我意识和药物治疗基础知识: 同伴教育与护理/药学跨专业教育

作者

:

李佩芳

发布时间

:

2023-07-06

0次



本期教学论文题目





提升护理自我意识和药物治疗基础知识: 同伴教育与护理/药学跨专业教育

Enhanced nursing self-awareness and pharmacotherapy knowledge-base:peer-teaching and nursing/pharmacy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文章讯息:


1

研究背景

跨专业教育(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IPE)是指2个及以上专业(如护理、临床、健康相关专业等)的学生共同学习,以增强专业协作,最终实现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习场所开展跨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跨专业合作过程,为学生今后适应真实环境中的跨专业临床合作奠定基础。随着大众健康需求复杂度增加,机构越来越认识到跨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护士在患者用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执行者,需要负责查对和执行用药医嘱,核对药物剂型与剂量,观察药物过敏反应及其副作用,并在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沟通医生调整用药,开展用药健康教育。护士需要与医生、药剂师协同工作。因此,有必要针对护生就药物管理开展跨专业教育。

本研究在同伴教育基础上,在本科护生中开展护理-药学跨专业教育,并探索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对护生药物治疗基础知识、自信心、跨专业协作社会化过程及其价值观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涉及两类参与者:本科护生、以及完成全科医学高级药学实践经验(Advanced Pharmacy Practice Experiences,APPEs)的大四药学专业学生。

研究遵循匿名原则。4名大四药学专业学生与护生配对,对护生开展药物教学。25名护生(19名女性,6名男性)参与了研究,他们由学校分配至医院参与体验同伴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安排每周一次讨论,每次均有一名来自护理和药学的老师出席,监督教育实施并扮演“促学者”角色。

2.2 实施过程

药学专业学生制定教学大纲,为本科护生准备药物治疗回顾课程。课程为期九周,教师审核通过教学大纲后,课程才能进行。

课程培训主题包括:肺部疾病用药、抗生素、心血管药物、糖尿病治疗用药、疼痛管理用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胃食管反流病和炎性肠病用药、以及老年患者用药等。每个主题涵盖病理学基础知识,治疗特定疾病的常用药物,常用药物品牌和名称,药物作用机制、副作用,药物管理和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具体内容可根据护生学习进度调整。每次培训60-90分钟,小组可就病例进行讨论。

2.3 资料收集

2.3.1 过程性基础知识

针对每个教育主题,药学专业学生需设计了8-12个测试题进行过程评价。药学和护理学院的老师审核通过后,试题才能发布。每次培训前后,护生完成测试。研究组比较培训前后的分数,评价培训效果。

2.3.2  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

修订版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modified Inter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and Valuing Scale,  ISVS-9A)量表旨在测量学生对跨专业学习或实践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等,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1-7分,总分为所有条目得分之和。总分越高,提示护生跨专业化价值观和跨专业合作行为表现更高。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

研究小组在培训第1周和第9周使用修订的ISVS-9A,对护生的跨专业护理社会化和价值观进行评估。

2.4 统计分析

基础知识测试得分和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ISVS-9A)得分均为连续性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得分差异(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对每个培训主题,护生干预后基础知识测试分增高(p < 0.003)。具体到每个护生,有1名护生在同伴教育后得分无改善;在抗生素使用、老年患者用药主题中,分别有2位护生在干预后表现更差。

对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修订版ISVS-9A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各条目得分在同伴干预后均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修订版ISVS-9A得分


4

结论

护理/药学跨专业同伴教学有助于提升护生药物治疗相关基础知识、自我角色意识以及参与跨专业实践的信心、小组中交流观点的能力,增进护理/药学学科关系。


阅读心得

社会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日益复杂,以及医疗跨专业合作的增加,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有必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护生和护士更积极的参与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有研究证实,跨专业教育及学员为主体的教育,有助于帮助应对这些挑战。

在具体实施上,本研究的设计值得参考:

1.既往研究常采用同专业同伴教育,本研究则采用跨专业的同伴教育,且承担“教学任务”的学生年级高于作为学生的同伴。这种“专业差异+年级差异”的设计,一定程度利于维护“师”者在专业上的权威性,同时也利于维系“同伴”的信任感和亲密感,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和接受“跨”专业教育。

2.关于同伴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本研究的设计也具有启发性:课程实施前教师先审核教学大纲,保障课程教学目标实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从旁“督导”,促进学生学习;课堂测试前,教师把关试题质量。教师的角色不是“传授者”,而是教学“促学人”,教学质量的“守门人”。

3.在跨专业教育结果指标衡量上,本研究选用了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量表进行测量,将护生跨专业体验数据化,为丰富同类研究的观测指标提供了参考。

但是,本研究在研究设计上也有一定不足。总体上,研究整体设计较为简单,研究样本量较小,且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影响研究证据强度。研究对药物基础知识的测试,容易受到短期记忆影响,建议今后的研究进一步改进设计,扩大样本量,采用能反映教学长期效果的指标进行观察,提升跨专业同伴教育研究质量。




推荐人

李佩芳,硕士,主管护师

病区八,骨科副科护士长 




审核人:龚仁蓉,白阳静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2023年第8期-总第58期)| 提升护理自我意识和药物治疗基础知识: 同伴教育与护理/药学跨专业教育

作者

:

李佩芳

发布时间

:

2023-07-06

0次



本期教学论文题目





提升护理自我意识和药物治疗基础知识: 同伴教育与护理/药学跨专业教育

Enhanced nursing self-awareness and pharmacotherapy knowledge-base:peer-teaching and nursing/pharmacy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文章讯息:


1

研究背景

跨专业教育(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IPE)是指2个及以上专业(如护理、临床、健康相关专业等)的学生共同学习,以增强专业协作,最终实现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习场所开展跨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跨专业合作过程,为学生今后适应真实环境中的跨专业临床合作奠定基础。随着大众健康需求复杂度增加,机构越来越认识到跨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护士在患者用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执行者,需要负责查对和执行用药医嘱,核对药物剂型与剂量,观察药物过敏反应及其副作用,并在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沟通医生调整用药,开展用药健康教育。护士需要与医生、药剂师协同工作。因此,有必要针对护生就药物管理开展跨专业教育。

本研究在同伴教育基础上,在本科护生中开展护理-药学跨专业教育,并探索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对护生药物治疗基础知识、自信心、跨专业协作社会化过程及其价值观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涉及两类参与者:本科护生、以及完成全科医学高级药学实践经验(Advanced Pharmacy Practice Experiences,APPEs)的大四药学专业学生。

研究遵循匿名原则。4名大四药学专业学生与护生配对,对护生开展药物教学。25名护生(19名女性,6名男性)参与了研究,他们由学校分配至医院参与体验同伴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安排每周一次讨论,每次均有一名来自护理和药学的老师出席,监督教育实施并扮演“促学者”角色。

2.2 实施过程

药学专业学生制定教学大纲,为本科护生准备药物治疗回顾课程。课程为期九周,教师审核通过教学大纲后,课程才能进行。

课程培训主题包括:肺部疾病用药、抗生素、心血管药物、糖尿病治疗用药、疼痛管理用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胃食管反流病和炎性肠病用药、以及老年患者用药等。每个主题涵盖病理学基础知识,治疗特定疾病的常用药物,常用药物品牌和名称,药物作用机制、副作用,药物管理和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具体内容可根据护生学习进度调整。每次培训60-90分钟,小组可就病例进行讨论。

2.3 资料收集

2.3.1 过程性基础知识

针对每个教育主题,药学专业学生需设计了8-12个测试题进行过程评价。药学和护理学院的老师审核通过后,试题才能发布。每次培训前后,护生完成测试。研究组比较培训前后的分数,评价培训效果。

2.3.2  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

修订版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modified Inter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and Valuing Scale,  ISVS-9A)量表旨在测量学生对跨专业学习或实践的认知、态度及行为等,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1-7分,总分为所有条目得分之和。总分越高,提示护生跨专业化价值观和跨专业合作行为表现更高。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

研究小组在培训第1周和第9周使用修订的ISVS-9A,对护生的跨专业护理社会化和价值观进行评估。

2.4 统计分析

基础知识测试得分和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ISVS-9A)得分均为连续性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得分差异(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对每个培训主题,护生干预后基础知识测试分增高(p < 0.003)。具体到每个护生,有1名护生在同伴教育后得分无改善;在抗生素使用、老年患者用药主题中,分别有2位护生在干预后表现更差。

对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修订版ISVS-9A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各条目得分在同伴干预后均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修订版ISVS-9A得分


4

结论

护理/药学跨专业同伴教学有助于提升护生药物治疗相关基础知识、自我角色意识以及参与跨专业实践的信心、小组中交流观点的能力,增进护理/药学学科关系。


阅读心得

社会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日益复杂,以及医疗跨专业合作的增加,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有必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护生和护士更积极的参与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有研究证实,跨专业教育及学员为主体的教育,有助于帮助应对这些挑战。

在具体实施上,本研究的设计值得参考:

1.既往研究常采用同专业同伴教育,本研究则采用跨专业的同伴教育,且承担“教学任务”的学生年级高于作为学生的同伴。这种“专业差异+年级差异”的设计,一定程度利于维护“师”者在专业上的权威性,同时也利于维系“同伴”的信任感和亲密感,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和接受“跨”专业教育。

2.关于同伴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本研究的设计也具有启发性:课程实施前教师先审核教学大纲,保障课程教学目标实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从旁“督导”,促进学生学习;课堂测试前,教师把关试题质量。教师的角色不是“传授者”,而是教学“促学人”,教学质量的“守门人”。

3.在跨专业教育结果指标衡量上,本研究选用了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观量表进行测量,将护生跨专业体验数据化,为丰富同类研究的观测指标提供了参考。

但是,本研究在研究设计上也有一定不足。总体上,研究整体设计较为简单,研究样本量较小,且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影响研究证据强度。研究对药物基础知识的测试,容易受到短期记忆影响,建议今后的研究进一步改进设计,扩大样本量,采用能反映教学长期效果的指标进行观察,提升跨专业同伴教育研究质量。




推荐人

李佩芳,硕士,主管护师

病区八,骨科副科护士长 




审核人:龚仁蓉,白阳静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