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的同情心水平是否与他们感知的灵性照护效果相关?
Does the nursing students' perceived level of compassion correlate with affect their perception of spiritual care?
文章讯息:
研究背景
同情心是指“为他人或其他生物的糟糕境遇感到悲伤和/或怜悯”。同情心是对痛苦的同理反应,由个体动机、情感、思想和行为的结合。同情心是全世界护士公认的专业价值,国际护士理事会已将其视为影响护士决策、助力护士卓越实践并促进护士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专业价值之一。同情心照顾对患者和护士均有积极意义:从患者角度,具有同情心的护理可以增加他们的满意度、提升照顾质量。从护士角度,同情心可以提升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减少职业倦怠感。
灵性照护是在患者痛苦、悲伤、苦恼以及其病情急剧发展的创伤情形中,为患者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满足其宗教/信仰要求的崇拜和传统活动。灵性照护的基础是无条件的爱和同情心,受精神、文化信仰、思想和文化影响。在全球化发展迅速和文化交流曾多的今天,灵性照护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事实上,护士和助产协会(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l, NMC)已规定,护生需具有一定的灵性照护能力。本研究旨在探索护生感知的同情心水平和灵性照护情况,并揭示感知的同情心水平对灵性照护的影响。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1)护生感知的同情心水平如何?
(2)护生对灵性照护有何看法?
(3)护生感知的同情心水平是否与其感知的灵性照护效果相关?
2.2 研究设计和场所
本研究为描述性横断面研究。2022-2023 学年秋季,研究在一所州立大学健康科学系开展。 研究对象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护理学生(N=720)。考虑到95%的置信区间和5%的误差范围,预估所需样本量为251名护生。最终440名护生完成研究。
2.3 数据收集
在2022年10月10日至11月20日期间,通过Google Forms在线收集数据,通过学生的官方电子邮件地址发送调查表链接。调查表由4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信息,第二部分社会人口统计信息表,第三部分同情心量表,第四部分灵性照护量表。
2.4 研究工具
2.4.1 社会人口统计信息表:主要包括7个问题,包括年龄、性别、家庭类型、对经济状况的看法、受教育水平以及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等。
2.4.2 同情心量表 (Compassion Scale,CS):该量表由Pommier开发,由24个项目和6个因素组成(F1-友善、F2-冷漠、F3-共同人性、F4-分离、F5-正念、F6-推脱)。量表采用李克特5分制评分,评分选项由“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不”组成。冷漠、分离、推脱为反向评分。量表分数越高,表明与自己实践相关的同情心感知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
2.4.3 灵性照护量表(Spiritual Care-Giving Scale,SCGS):由Tiew和Creedy开发,用于评估护生对灵性照顾和灵性护理的看法,含35个项目和5个因素组成(F1-灵性照护特征、F2-灵性照护视角、F3-灵性照护界定、F4-灵性照护实践、F5-灵性照护态度)。本研究根据专家意见和预实验,将原量表评分方式修订为5分制李克特评分,选项为“非常同意、同意、部分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量表分数越高,表明其感知到的灵性照顾水平越高。本研究Cronbach's α系数为0.96。
2.5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数据进行评估。采用Kolmogorov Smirnov分析用于检验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均值,ANOVA比较三组或更多组之间的均值,Pearson相关系数和简单线性回归检验学生CS和SCGS分数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
3.1 护士基本情况
护生的平均年龄为20.25±1.97岁,其中84.1%为女性,34.8%为一年级学生,83.4%有核心家庭,28.4%家庭收入低于家庭开支,8.4%母亲不识字,1.6%其父亲是文盲。
3.2 护生CS评分比较
护生的CS总平均分为98.72±12.16,CS因素方面的平均得分如下:F1(友善)=16.56±3.02,F2(冷漠)=7.70±2.69,F3(共同人性)=16.42±2.92,F4(分离)=7.52±2.62,F5(正念)=16.08±2.70,F6(推脱)=7.27±2.63。
在调查的社会人口变量中,不同性别护生的CS总量表和因子平均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1),其冷漠程度与普通人平均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其他变量组别间护生C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详见原文表1)。
3.3 护生SCGS评分比较
护生的SCGS总平均分为146.47±28.92,SCGS各因素方面的平均为: F1(灵性照护特征)=50.73±10.71,F2(灵性照护视角)=38.28±7.74,F3(灵性照护界定)=19.87±4.31,F4(灵性照护实践)=25.57±5.33,F5(灵性照护态度)=10.37±1.92。护生的SCGS 总分和不同因素平均分在社会人口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详见原文表2)。
3.4 CS与SCGS相关性
护生CS和SCGS总体平均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40,p<0.01)。护生CS冷漠、分离和推脱因素平均分与其SCGS总分和因素平均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护生CS友善度、共同人性和正念平均分与 SCGS总分和因素平均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表2)。回归模型的解释力为0.292,表明灵性照护的方差中有29.2%可以用同情心来解释(详见原文表4)。
结论
本研究显示,护生感知到较高水平的同情心水平和灵性照护水平。感知到的同情心和感知到的灵性照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今后需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来提高护生的同情心,并定期测量和评估护生对同情心和灵性照护的看法。
本研究旨在确定护生的同情心和灵性照护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同情心对感知灵性照护的影响。研究显示护生具有高水平的同情心,并且性别、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家庭类型、父母教育等不会影响护生对灵性照护的看法,这提示不同社会人口背景下的护生都能较容易地培养灵性照护并对其进行干预。
同情心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重要能力之一,护士在治疗和护理的各个阶段与患者共同度过,见证患者的痛苦和磨难,同时患者也需要护士的同情、支持和鼓励。灵性照护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念是相信每个人都是特殊和独特的,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并为其提供灵性照护应成为护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注重对卫生专业人员培养其同情心和灵性照护的能力。
当前,国家《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以及《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都要求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强调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而从本研究结果看,护生具有同情心,有助于开展灵性照护,可能有助实现基于患者需求的“生、心、社、灵”为一体整体护理的开展。今后可开展相关研究,继续探索同情心与整体护理各维度照护质量的关系,为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善患者体验提供证据支撑。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治疗疾病、减轻痛苦是医学行为,但是帮助、安慰、给患者以援助更是饱含深情的人性传递。护士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安慰的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让患者为之动容,因为患者真正需要的除了专业的护理技术之外,还有契合内心的人文关怀式护理服务。本研究还提示,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培养和应用同情心,以便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体验。
推荐人
张晓霞,博士,主任护师
病区十一,头颈肿瘤内科病房副护士长
审核人:李俊英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
作者
:张晓霞
发布时间
:2023-11-03
0次
护生的同情心水平是否与他们感知的灵性照护效果相关?
Does the nursing students' perceived level of compassion correlate with affect their perception of spiritual care?
文章讯息:
研究背景
同情心是指“为他人或其他生物的糟糕境遇感到悲伤和/或怜悯”。同情心是对痛苦的同理反应,由个体动机、情感、思想和行为的结合。同情心是全世界护士公认的专业价值,国际护士理事会已将其视为影响护士决策、助力护士卓越实践并促进护士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专业价值之一。同情心照顾对患者和护士均有积极意义:从患者角度,具有同情心的护理可以增加他们的满意度、提升照顾质量。从护士角度,同情心可以提升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减少职业倦怠感。
灵性照护是在患者痛苦、悲伤、苦恼以及其病情急剧发展的创伤情形中,为患者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满足其宗教/信仰要求的崇拜和传统活动。灵性照护的基础是无条件的爱和同情心,受精神、文化信仰、思想和文化影响。在全球化发展迅速和文化交流曾多的今天,灵性照护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事实上,护士和助产协会(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l, NMC)已规定,护生需具有一定的灵性照护能力。本研究旨在探索护生感知的同情心水平和灵性照护情况,并揭示感知的同情心水平对灵性照护的影响。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1)护生感知的同情心水平如何?
(2)护生对灵性照护有何看法?
(3)护生感知的同情心水平是否与其感知的灵性照护效果相关?
2.2 研究设计和场所
本研究为描述性横断面研究。2022-2023 学年秋季,研究在一所州立大学健康科学系开展。 研究对象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护理学生(N=720)。考虑到95%的置信区间和5%的误差范围,预估所需样本量为251名护生。最终440名护生完成研究。
2.3 数据收集
在2022年10月10日至11月20日期间,通过Google Forms在线收集数据,通过学生的官方电子邮件地址发送调查表链接。调查表由4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信息,第二部分社会人口统计信息表,第三部分同情心量表,第四部分灵性照护量表。
2.4 研究工具
2.4.1 社会人口统计信息表:主要包括7个问题,包括年龄、性别、家庭类型、对经济状况的看法、受教育水平以及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等。
2.4.2 同情心量表 (Compassion Scale,CS):该量表由Pommier开发,由24个项目和6个因素组成(F1-友善、F2-冷漠、F3-共同人性、F4-分离、F5-正念、F6-推脱)。量表采用李克特5分制评分,评分选项由“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不”组成。冷漠、分离、推脱为反向评分。量表分数越高,表明与自己实践相关的同情心感知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
2.4.3 灵性照护量表(Spiritual Care-Giving Scale,SCGS):由Tiew和Creedy开发,用于评估护生对灵性照顾和灵性护理的看法,含35个项目和5个因素组成(F1-灵性照护特征、F2-灵性照护视角、F3-灵性照护界定、F4-灵性照护实践、F5-灵性照护态度)。本研究根据专家意见和预实验,将原量表评分方式修订为5分制李克特评分,选项为“非常同意、同意、部分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量表分数越高,表明其感知到的灵性照顾水平越高。本研究Cronbach's α系数为0.96。
2.5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数据进行评估。采用Kolmogorov Smirnov分析用于检验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均值,ANOVA比较三组或更多组之间的均值,Pearson相关系数和简单线性回归检验学生CS和SCGS分数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
3.1 护士基本情况
护生的平均年龄为20.25±1.97岁,其中84.1%为女性,34.8%为一年级学生,83.4%有核心家庭,28.4%家庭收入低于家庭开支,8.4%母亲不识字,1.6%其父亲是文盲。
3.2 护生CS评分比较
护生的CS总平均分为98.72±12.16,CS因素方面的平均得分如下:F1(友善)=16.56±3.02,F2(冷漠)=7.70±2.69,F3(共同人性)=16.42±2.92,F4(分离)=7.52±2.62,F5(正念)=16.08±2.70,F6(推脱)=7.27±2.63。
在调查的社会人口变量中,不同性别护生的CS总量表和因子平均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1),其冷漠程度与普通人平均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其他变量组别间护生C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详见原文表1)。
3.3 护生SCGS评分比较
护生的SCGS总平均分为146.47±28.92,SCGS各因素方面的平均为: F1(灵性照护特征)=50.73±10.71,F2(灵性照护视角)=38.28±7.74,F3(灵性照护界定)=19.87±4.31,F4(灵性照护实践)=25.57±5.33,F5(灵性照护态度)=10.37±1.92。护生的SCGS 总分和不同因素平均分在社会人口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详见原文表2)。
3.4 CS与SCGS相关性
护生CS和SCGS总体平均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40,p<0.01)。护生CS冷漠、分离和推脱因素平均分与其SCGS总分和因素平均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护生CS友善度、共同人性和正念平均分与 SCGS总分和因素平均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表2)。回归模型的解释力为0.292,表明灵性照护的方差中有29.2%可以用同情心来解释(详见原文表4)。
结论
本研究显示,护生感知到较高水平的同情心水平和灵性照护水平。感知到的同情心和感知到的灵性照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今后需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来提高护生的同情心,并定期测量和评估护生对同情心和灵性照护的看法。
本研究旨在确定护生的同情心和灵性照护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同情心对感知灵性照护的影响。研究显示护生具有高水平的同情心,并且性别、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家庭类型、父母教育等不会影响护生对灵性照护的看法,这提示不同社会人口背景下的护生都能较容易地培养灵性照护并对其进行干预。
同情心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重要能力之一,护士在治疗和护理的各个阶段与患者共同度过,见证患者的痛苦和磨难,同时患者也需要护士的同情、支持和鼓励。灵性照护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念是相信每个人都是特殊和独特的,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并为其提供灵性照护应成为护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注重对卫生专业人员培养其同情心和灵性照护的能力。
当前,国家《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以及《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都要求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强调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而从本研究结果看,护生具有同情心,有助于开展灵性照护,可能有助实现基于患者需求的“生、心、社、灵”为一体整体护理的开展。今后可开展相关研究,继续探索同情心与整体护理各维度照护质量的关系,为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善患者体验提供证据支撑。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治疗疾病、减轻痛苦是医学行为,但是帮助、安慰、给患者以援助更是饱含深情的人性传递。护士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安慰的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让患者为之动容,因为患者真正需要的除了专业的护理技术之外,还有契合内心的人文关怀式护理服务。本研究还提示,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培养和应用同情心,以便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体验。
推荐人
张晓霞,博士,主任护师
病区十一,头颈肿瘤内科病房副护士长
审核人:李俊英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
作者
:张晓霞
发布时间
:2023-11-03
0次
护生的同情心水平是否与他们感知的灵性照护效果相关?
Does the nursing students' perceived level of compassion correlate with affect their perception of spiritual care?
文章讯息:
研究背景
同情心是指“为他人或其他生物的糟糕境遇感到悲伤和/或怜悯”。同情心是对痛苦的同理反应,由个体动机、情感、思想和行为的结合。同情心是全世界护士公认的专业价值,国际护士理事会已将其视为影响护士决策、助力护士卓越实践并促进护士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专业价值之一。同情心照顾对患者和护士均有积极意义:从患者角度,具有同情心的护理可以增加他们的满意度、提升照顾质量。从护士角度,同情心可以提升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减少职业倦怠感。
灵性照护是在患者痛苦、悲伤、苦恼以及其病情急剧发展的创伤情形中,为患者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满足其宗教/信仰要求的崇拜和传统活动。灵性照护的基础是无条件的爱和同情心,受精神、文化信仰、思想和文化影响。在全球化发展迅速和文化交流曾多的今天,灵性照护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事实上,护士和助产协会(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l, NMC)已规定,护生需具有一定的灵性照护能力。本研究旨在探索护生感知的同情心水平和灵性照护情况,并揭示感知的同情心水平对灵性照护的影响。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1)护生感知的同情心水平如何?
(2)护生对灵性照护有何看法?
(3)护生感知的同情心水平是否与其感知的灵性照护效果相关?
2.2 研究设计和场所
本研究为描述性横断面研究。2022-2023 学年秋季,研究在一所州立大学健康科学系开展。 研究对象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护理学生(N=720)。考虑到95%的置信区间和5%的误差范围,预估所需样本量为251名护生。最终440名护生完成研究。
2.3 数据收集
在2022年10月10日至11月20日期间,通过Google Forms在线收集数据,通过学生的官方电子邮件地址发送调查表链接。调查表由4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信息,第二部分社会人口统计信息表,第三部分同情心量表,第四部分灵性照护量表。
2.4 研究工具
2.4.1 社会人口统计信息表:主要包括7个问题,包括年龄、性别、家庭类型、对经济状况的看法、受教育水平以及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等。
2.4.2 同情心量表 (Compassion Scale,CS):该量表由Pommier开发,由24个项目和6个因素组成(F1-友善、F2-冷漠、F3-共同人性、F4-分离、F5-正念、F6-推脱)。量表采用李克特5分制评分,评分选项由“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不”组成。冷漠、分离、推脱为反向评分。量表分数越高,表明与自己实践相关的同情心感知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
2.4.3 灵性照护量表(Spiritual Care-Giving Scale,SCGS):由Tiew和Creedy开发,用于评估护生对灵性照顾和灵性护理的看法,含35个项目和5个因素组成(F1-灵性照护特征、F2-灵性照护视角、F3-灵性照护界定、F4-灵性照护实践、F5-灵性照护态度)。本研究根据专家意见和预实验,将原量表评分方式修订为5分制李克特评分,选项为“非常同意、同意、部分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量表分数越高,表明其感知到的灵性照顾水平越高。本研究Cronbach's α系数为0.96。
2.5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数据进行评估。采用Kolmogorov Smirnov分析用于检验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均值,ANOVA比较三组或更多组之间的均值,Pearson相关系数和简单线性回归检验学生CS和SCGS分数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
3.1 护士基本情况
护生的平均年龄为20.25±1.97岁,其中84.1%为女性,34.8%为一年级学生,83.4%有核心家庭,28.4%家庭收入低于家庭开支,8.4%母亲不识字,1.6%其父亲是文盲。
3.2 护生CS评分比较
护生的CS总平均分为98.72±12.16,CS因素方面的平均得分如下:F1(友善)=16.56±3.02,F2(冷漠)=7.70±2.69,F3(共同人性)=16.42±2.92,F4(分离)=7.52±2.62,F5(正念)=16.08±2.70,F6(推脱)=7.27±2.63。
在调查的社会人口变量中,不同性别护生的CS总量表和因子平均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1),其冷漠程度与普通人平均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其他变量组别间护生C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详见原文表1)。
3.3 护生SCGS评分比较
护生的SCGS总平均分为146.47±28.92,SCGS各因素方面的平均为: F1(灵性照护特征)=50.73±10.71,F2(灵性照护视角)=38.28±7.74,F3(灵性照护界定)=19.87±4.31,F4(灵性照护实践)=25.57±5.33,F5(灵性照护态度)=10.37±1.92。护生的SCGS 总分和不同因素平均分在社会人口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详见原文表2)。
3.4 CS与SCGS相关性
护生CS和SCGS总体平均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40,p<0.01)。护生CS冷漠、分离和推脱因素平均分与其SCGS总分和因素平均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护生CS友善度、共同人性和正念平均分与 SCGS总分和因素平均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表2)。回归模型的解释力为0.292,表明灵性照护的方差中有29.2%可以用同情心来解释(详见原文表4)。
结论
本研究显示,护生感知到较高水平的同情心水平和灵性照护水平。感知到的同情心和感知到的灵性照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今后需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来提高护生的同情心,并定期测量和评估护生对同情心和灵性照护的看法。
本研究旨在确定护生的同情心和灵性照护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同情心对感知灵性照护的影响。研究显示护生具有高水平的同情心,并且性别、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家庭类型、父母教育等不会影响护生对灵性照护的看法,这提示不同社会人口背景下的护生都能较容易地培养灵性照护并对其进行干预。
同情心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重要能力之一,护士在治疗和护理的各个阶段与患者共同度过,见证患者的痛苦和磨难,同时患者也需要护士的同情、支持和鼓励。灵性照护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念是相信每个人都是特殊和独特的,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并为其提供灵性照护应成为护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注重对卫生专业人员培养其同情心和灵性照护的能力。
当前,国家《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以及《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都要求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强调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而从本研究结果看,护生具有同情心,有助于开展灵性照护,可能有助实现基于患者需求的“生、心、社、灵”为一体整体护理的开展。今后可开展相关研究,继续探索同情心与整体护理各维度照护质量的关系,为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善患者体验提供证据支撑。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治疗疾病、减轻痛苦是医学行为,但是帮助、安慰、给患者以援助更是饱含深情的人性传递。护士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安慰的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让患者为之动容,因为患者真正需要的除了专业的护理技术之外,还有契合内心的人文关怀式护理服务。本研究还提示,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培养和应用同情心,以便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体验。
推荐人
张晓霞,博士,主任护师
病区十一,头颈肿瘤内科病房副护士长
审核人:李俊英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