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对缓解一年级护生临床压力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The effect of a stress management program on first-year nursing students' clinical str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experimental study
文章讯息:
研究背景
临床实践是护理教育的核心。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常面对适应医院环境难、担心犯错和伤害患者、目睹病人痛苦或死亡、人际关系冲突、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困难,其压力较大。特别是一年级护生,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压力水平远高于其他年级护生,学习和身心健康面临巨大挑战。
因此,需要为一年级护生提供压力管理支持,降低其临床实践压力水平。然而,现有文献中,缺乏综合性压力干预项目对一年级护生临床压力的研究,特别综合整合评估艺术疗法(Art therapy)、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和正念(Mindfulness)的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一项为期5周的压力管理项目,该项目综合了艺术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多种方法,旨在探讨项目对缓解一年级护生临床实践压力的影响。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已通过伦理审核和临床研究注册。
2.2 研究对象
2021-2022年春季学期(2月21日至5月20日),土耳其某大学护理系119名一年级护生。
纳入标准:①首次学习“护理原理”课程;②自愿参加;③无精神疾病。
排除标准:①有其他医学学位;②接受过压力管理相关的培训;③服用精神类或安眠药;④未参加干预后评价。
最终64名护生完成研究。
2.3 随机和分组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首先,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护生接受干预前测试,根据测试中主要结局指标(压力知觉量表, PSS)得分情况,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分层,最后,按层级进行简单随机化分组,形成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2)。
2.4 干预
干预项目内容经9名专家审议。
对照组护生在研究期间不接受干预,仅在临床实践前被告知临床工作制度、岗位职责、目标及病人信息等。研究结束后,接受试验组干预。
试验组护生参加临床实践前,接受压力管理项目干预。每10-12护生为一组,每组护生每周参加一个部分内容训练(见表1),每次90分钟,持续五周。具体参加时间以护生方便为准。干预期间,试验组护生不参加临床学习。干预结束后,护生进入临床学习。
项目干预者具有精神心理学博士学位,并接受过认知行为疗法、艺术疗法、正念认知疗法、正念减压疗法培训。
表1 压力管理项目
2.5 资料收集
个人信息表(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Form,PIF):由研究人员自行设计,收集性别、对护理职业的看法、身心健康状态、压力状态等资料。
压力知觉量表(Th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共29个条目,6个维度(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压力、照顾病人的压力、任务和工作量的压力、教师和同事的压力、环境压力、同学和生活中的压力),总分为0-116分。分数越高,压力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
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反应量表(The Physio-Psycho-Social Response Scale, PPSRS):共21个条目,3个维度(社会行为症状、情绪症状、身体症状),总分为0-84分。分数越高,生物心理社会状况越差。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
应对行为量表(The Coping Behavior Inventory , CBI):共19个条目,4个维度(保持乐观、移情、解决问题、回避),总分为0-76分。分数越高,提示应对机制发生越频繁。
所有护生均进行干预前测量(PIF, PSS, PPSRS, CBI)。随后,根据PSS得分情况被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实践前,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了干预后测量;临床时间的最后一周(2个月后),接受随访期测量。
2.6 资料分享
使用SPSS 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组间及组间*时间交叉结果相关性。采用Bonferroni检验调整统计显著性水平,偏Eta方(pη²)计算效应的大小。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64名护生参与研究,干预组32名,对照组32名。两组护生在社会人口学资料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原文表2)
3.2 各量表得分情况 (见原文表3)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PSS得分均值、组别*时间点效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别*时间点效应的偏Eta方值为0.239,提示效应水平高。CBI“解决问题”维度均值、组别*时间点效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决问题”维度偏Eta方值为0.103,提示效应水平中等。
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PPSRS“社会行为症状”、“情绪症状”维度得分分别为6.78±3.66和9.43±6.40、8.37±5.32和10.71±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CBI“解决问题”、“回避”维度得分为16.96±4.03和14.90±4.61、4.09±3.61和5.59±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性压力管理能够帮助一年级护生减轻临床实践中的压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不良情绪、社会、行为症状及回避行为。
护生在刚进入临床实践时往往面临诸多压力,重度的压力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降低学习效率,影响未来职业发展。本研究以临床压力较高的一年级护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并应用一项为期五周的综合性压力管理项目,干预效果较好。提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重视早期开展压力管理,帮助一年期护生顺利度过过渡期。研究结果对转型期/过渡期护生/护士压力管理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具体的,在进行压力方案时,应注意措施综合性,融合多种压力管理方法。如在本研究中,就创新新的将艺术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相结合,综合运用了画图、思维记录、呼吸空间练习等多种方法,避免了参与者因方法单一而产生的倦怠感,该项目也较传统压力干预项目(8周)耗时更短,在时间效果比和对护生吸引力方面,也更具优势。
在教学类研究中,随机干预设计实施相对难。在本研究中,项目组根据干预前主要结果指标策略结果进行分层,利于实现了组间同质性和对照,其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此外,项目在干预前-干预后-随访期三个阶段进行评估,考虑时间效应影响,使结果更全面和更有说服力;最后,对照组研究结束后接受了压力管理项目,很好的兼顾了对照组伦理。
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研究对象来自于一所大学,没有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影响证据外推;随访的时间仅2个月,建议后续可进行长期、多阶段的随访;文中未提及对护生的盲法,可能存在研究对象的干扰、沾染。今后更进一步完善和开展后续研究,为探索护生压力管理提供更高质量证据。
推荐人
陈可涵,硕士,主管护师
病区五,心脏CCU病房
审核人:唐梦琳,徐英,陈忠兰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护理教学论文荐读(2024年第2期-总第67期)| 压力管理对缓解一年级护生临床压力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
:陈可涵
发布时间
:2024-03-27
0次
压力管理对缓解一年级护生临床压力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The effect of a stress management program on first-year nursing students' clinical str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experimental study
文章讯息:
研究背景
临床实践是护理教育的核心。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常面对适应医院环境难、担心犯错和伤害患者、目睹病人痛苦或死亡、人际关系冲突、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困难,其压力较大。特别是一年级护生,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压力水平远高于其他年级护生,学习和身心健康面临巨大挑战。
因此,需要为一年级护生提供压力管理支持,降低其临床实践压力水平。然而,现有文献中,缺乏综合性压力干预项目对一年级护生临床压力的研究,特别综合整合评估艺术疗法(Art therapy)、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和正念(Mindfulness)的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一项为期5周的压力管理项目,该项目综合了艺术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多种方法,旨在探讨项目对缓解一年级护生临床实践压力的影响。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已通过伦理审核和临床研究注册。
2.2 研究对象
2021-2022年春季学期(2月21日至5月20日),土耳其某大学护理系119名一年级护生。
纳入标准:①首次学习“护理原理”课程;②自愿参加;③无精神疾病。
排除标准:①有其他医学学位;②接受过压力管理相关的培训;③服用精神类或安眠药;④未参加干预后评价。
最终64名护生完成研究。
2.3 随机和分组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首先,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护生接受干预前测试,根据测试中主要结局指标(压力知觉量表, PSS)得分情况,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分层,最后,按层级进行简单随机化分组,形成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2)。
2.4 干预
干预项目内容经9名专家审议。
对照组护生在研究期间不接受干预,仅在临床实践前被告知临床工作制度、岗位职责、目标及病人信息等。研究结束后,接受试验组干预。
试验组护生参加临床实践前,接受压力管理项目干预。每10-12护生为一组,每组护生每周参加一个部分内容训练(见表1),每次90分钟,持续五周。具体参加时间以护生方便为准。干预期间,试验组护生不参加临床学习。干预结束后,护生进入临床学习。
项目干预者具有精神心理学博士学位,并接受过认知行为疗法、艺术疗法、正念认知疗法、正念减压疗法培训。
表1 压力管理项目
2.5 资料收集
个人信息表(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Form,PIF):由研究人员自行设计,收集性别、对护理职业的看法、身心健康状态、压力状态等资料。
压力知觉量表(Th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共29个条目,6个维度(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压力、照顾病人的压力、任务和工作量的压力、教师和同事的压力、环境压力、同学和生活中的压力),总分为0-116分。分数越高,压力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
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反应量表(The Physio-Psycho-Social Response Scale, PPSRS):共21个条目,3个维度(社会行为症状、情绪症状、身体症状),总分为0-84分。分数越高,生物心理社会状况越差。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
应对行为量表(The Coping Behavior Inventory , CBI):共19个条目,4个维度(保持乐观、移情、解决问题、回避),总分为0-76分。分数越高,提示应对机制发生越频繁。
所有护生均进行干预前测量(PIF, PSS, PPSRS, CBI)。随后,根据PSS得分情况被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实践前,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了干预后测量;临床时间的最后一周(2个月后),接受随访期测量。
2.6 资料分享
使用SPSS 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组间及组间*时间交叉结果相关性。采用Bonferroni检验调整统计显著性水平,偏Eta方(pη²)计算效应的大小。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64名护生参与研究,干预组32名,对照组32名。两组护生在社会人口学资料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原文表2)
3.2 各量表得分情况 (见原文表3)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PSS得分均值、组别*时间点效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别*时间点效应的偏Eta方值为0.239,提示效应水平高。CBI“解决问题”维度均值、组别*时间点效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决问题”维度偏Eta方值为0.103,提示效应水平中等。
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PPSRS“社会行为症状”、“情绪症状”维度得分分别为6.78±3.66和9.43±6.40、8.37±5.32和10.71±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CBI“解决问题”、“回避”维度得分为16.96±4.03和14.90±4.61、4.09±3.61和5.59±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性压力管理能够帮助一年级护生减轻临床实践中的压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不良情绪、社会、行为症状及回避行为。
护生在刚进入临床实践时往往面临诸多压力,重度的压力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降低学习效率,影响未来职业发展。本研究以临床压力较高的一年级护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并应用一项为期五周的综合性压力管理项目,干预效果较好。提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重视早期开展压力管理,帮助一年期护生顺利度过过渡期。研究结果对转型期/过渡期护生/护士压力管理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具体的,在进行压力方案时,应注意措施综合性,融合多种压力管理方法。如在本研究中,就创新新的将艺术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相结合,综合运用了画图、思维记录、呼吸空间练习等多种方法,避免了参与者因方法单一而产生的倦怠感,该项目也较传统压力干预项目(8周)耗时更短,在时间效果比和对护生吸引力方面,也更具优势。
在教学类研究中,随机干预设计实施相对难。在本研究中,项目组根据干预前主要结果指标策略结果进行分层,利于实现了组间同质性和对照,其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此外,项目在干预前-干预后-随访期三个阶段进行评估,考虑时间效应影响,使结果更全面和更有说服力;最后,对照组研究结束后接受了压力管理项目,很好的兼顾了对照组伦理。
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研究对象来自于一所大学,没有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影响证据外推;随访的时间仅2个月,建议后续可进行长期、多阶段的随访;文中未提及对护生的盲法,可能存在研究对象的干扰、沾染。今后更进一步完善和开展后续研究,为探索护生压力管理提供更高质量证据。
推荐人
陈可涵,硕士,主管护师
病区五,心脏CCU病房
审核人:唐梦琳,徐英,陈忠兰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护理教学论文荐读(2024年第2期-总第67期)| 压力管理对缓解一年级护生临床压力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
:陈可涵
发布时间
:2024-03-27
0次
压力管理对缓解一年级护生临床压力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The effect of a stress management program on first-year nursing students' clinical str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experimental study
文章讯息:
研究背景
临床实践是护理教育的核心。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常面对适应医院环境难、担心犯错和伤害患者、目睹病人痛苦或死亡、人际关系冲突、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困难,其压力较大。特别是一年级护生,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压力水平远高于其他年级护生,学习和身心健康面临巨大挑战。
因此,需要为一年级护生提供压力管理支持,降低其临床实践压力水平。然而,现有文献中,缺乏综合性压力干预项目对一年级护生临床压力的研究,特别综合整合评估艺术疗法(Art therapy)、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和正念(Mindfulness)的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一项为期5周的压力管理项目,该项目综合了艺术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多种方法,旨在探讨项目对缓解一年级护生临床实践压力的影响。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已通过伦理审核和临床研究注册。
2.2 研究对象
2021-2022年春季学期(2月21日至5月20日),土耳其某大学护理系119名一年级护生。
纳入标准:①首次学习“护理原理”课程;②自愿参加;③无精神疾病。
排除标准:①有其他医学学位;②接受过压力管理相关的培训;③服用精神类或安眠药;④未参加干预后评价。
最终64名护生完成研究。
2.3 随机和分组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首先,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护生接受干预前测试,根据测试中主要结局指标(压力知觉量表, PSS)得分情况,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分层,最后,按层级进行简单随机化分组,形成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2)。
2.4 干预
干预项目内容经9名专家审议。
对照组护生在研究期间不接受干预,仅在临床实践前被告知临床工作制度、岗位职责、目标及病人信息等。研究结束后,接受试验组干预。
试验组护生参加临床实践前,接受压力管理项目干预。每10-12护生为一组,每组护生每周参加一个部分内容训练(见表1),每次90分钟,持续五周。具体参加时间以护生方便为准。干预期间,试验组护生不参加临床学习。干预结束后,护生进入临床学习。
项目干预者具有精神心理学博士学位,并接受过认知行为疗法、艺术疗法、正念认知疗法、正念减压疗法培训。
表1 压力管理项目
2.5 资料收集
个人信息表(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Form,PIF):由研究人员自行设计,收集性别、对护理职业的看法、身心健康状态、压力状态等资料。
压力知觉量表(Th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共29个条目,6个维度(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压力、照顾病人的压力、任务和工作量的压力、教师和同事的压力、环境压力、同学和生活中的压力),总分为0-116分。分数越高,压力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
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反应量表(The Physio-Psycho-Social Response Scale, PPSRS):共21个条目,3个维度(社会行为症状、情绪症状、身体症状),总分为0-84分。分数越高,生物心理社会状况越差。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
应对行为量表(The Coping Behavior Inventory , CBI):共19个条目,4个维度(保持乐观、移情、解决问题、回避),总分为0-76分。分数越高,提示应对机制发生越频繁。
所有护生均进行干预前测量(PIF, PSS, PPSRS, CBI)。随后,根据PSS得分情况被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实践前,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了干预后测量;临床时间的最后一周(2个月后),接受随访期测量。
2.6 资料分享
使用SPSS 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组间及组间*时间交叉结果相关性。采用Bonferroni检验调整统计显著性水平,偏Eta方(pη²)计算效应的大小。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64名护生参与研究,干预组32名,对照组32名。两组护生在社会人口学资料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原文表2)
3.2 各量表得分情况 (见原文表3)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PSS得分均值、组别*时间点效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别*时间点效应的偏Eta方值为0.239,提示效应水平高。CBI“解决问题”维度均值、组别*时间点效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决问题”维度偏Eta方值为0.103,提示效应水平中等。
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PPSRS“社会行为症状”、“情绪症状”维度得分分别为6.78±3.66和9.43±6.40、8.37±5.32和10.71±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CBI“解决问题”、“回避”维度得分为16.96±4.03和14.90±4.61、4.09±3.61和5.59±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性压力管理能够帮助一年级护生减轻临床实践中的压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不良情绪、社会、行为症状及回避行为。
护生在刚进入临床实践时往往面临诸多压力,重度的压力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降低学习效率,影响未来职业发展。本研究以临床压力较高的一年级护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并应用一项为期五周的综合性压力管理项目,干预效果较好。提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重视早期开展压力管理,帮助一年期护生顺利度过过渡期。研究结果对转型期/过渡期护生/护士压力管理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具体的,在进行压力方案时,应注意措施综合性,融合多种压力管理方法。如在本研究中,就创新新的将艺术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相结合,综合运用了画图、思维记录、呼吸空间练习等多种方法,避免了参与者因方法单一而产生的倦怠感,该项目也较传统压力干预项目(8周)耗时更短,在时间效果比和对护生吸引力方面,也更具优势。
在教学类研究中,随机干预设计实施相对难。在本研究中,项目组根据干预前主要结果指标策略结果进行分层,利于实现了组间同质性和对照,其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此外,项目在干预前-干预后-随访期三个阶段进行评估,考虑时间效应影响,使结果更全面和更有说服力;最后,对照组研究结束后接受了压力管理项目,很好的兼顾了对照组伦理。
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研究对象来自于一所大学,没有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影响证据外推;随访的时间仅2个月,建议后续可进行长期、多阶段的随访;文中未提及对护生的盲法,可能存在研究对象的干扰、沾染。今后更进一步完善和开展后续研究,为探索护生压力管理提供更高质量证据。
推荐人
陈可涵,硕士,主管护师
病区五,心脏CCU病房
审核人:唐梦琳,徐英,陈忠兰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护理教学论文荐读(2024年第2期-总第67期)| 压力管理对缓解一年级护生临床压力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