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实习护生作为护理队伍的未来力量,其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国内目前关于门诊实习护生的培养多侧重于对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有关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仍为传统的“老师主导,内容为本”模式,虽能在短期内传授大量信息,但难以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护生缺乏在复杂门诊环境中灵活运用健康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健康教育素养提升有限。因此,有必要创新门诊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方式。
构思—设计—实施—运作(conceive 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教学模式主张“以实习生为中心”和“基于项目学习”,强调将教学内容融合在“构思-设计-实施-总结评价”的过程中,主张让实习生直接参与任务设计、以项目为导向的小组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协作性四个方面来增强实习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我科以CDIO模式为理论基础,基于真实健康科普任务构建具有华西特色的门诊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方案,为改善门诊护生实践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具体实践如下:
图1 CDIO教学模式
二、项目实施
组建教学团队
选择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护师职称、拥有至少5年门诊护理工作经验的资深护士作为带教教师,这些教师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专业素质、卓越的沟通交流能力,并对教学充满热情。在全体带教教师完成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设计方法、实践案例分析及相关注意事项的系统培训后,他们在病区护士长和带教护士长的指导下,由总带教教师与每位一对一的带教教师共同研讨,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具针对性的门诊实习护理带教计划以及相应的考核项目。
基于健康科普任务的CDIO教学实施
在门诊实习护生的带教过程中,注重提升护生对门诊常见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促进其更有效地进行患者分诊与健康教育工作。相较于传统的集中理论讲座教学方式,本次教学创新地将专科理论知识融入科普文章撰写的实践项目中。通过采用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学模式,确立了以实习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护生在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下,自主选题,深入学习专科护理知识及科普文章撰写方法。每位护生需独立完成科普文章的构思、撰写与设计工作,这一过程不仅巩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基础,还锻炼了其独立思考与创作能力。随后,利用微信小程序平台发布科普文章,使知识得以广泛传播。此外,护生还需进行现场科普文章解说,将枯燥的专业理论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其健康教育能力与沟通技巧。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护生专业知识及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表1 基于健康科普任务的CDIO教学一览表
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评价
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评价由门诊全体护士长完成,根据门诊教学管理小组自制的“门诊护生科普文章评分表”进行评分,每位护生的最后得分为所有护士长打分的平均分(评分表条目见表2)。
表2 护士科普文章评分细则
三、项目成效
3.1 护生科普文章得分
2023全年,实习护生撰写医学类科普文章11篇,最高分91分,最低分87分,平均分88分(表3)。这些文章均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展示(见图2)。
表3 2023年实习护生科普文章得分一览表
图2 实习护生科普文章微信版展示
3.2 护生教学满意度
使用护生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对实习护生进行评价。2023 年7月至今共有11名门诊实习护生接受CDIO模式带教,与2022年7月-2023年5月接受常规实习带教的27 名护生的教学满意度相比,CDIO模式教学的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度提升4.3分,见图3。
图3 教学满意度对比:CDIO vs 常规教学组护生
四、反思与小结
CDIO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其核心转变在于教师角色的重塑,由单一讲授者转变为积极引导者。该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引入实际问题,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鼓励实习生主动探索知识脉络,有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实习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增强了记忆效果。
将CDIO模式引入门诊护理实习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极大地提升了实习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这种模式有助于实习生更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显著提高了护生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教学满意度。然而,在CDIO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带教教师的引导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撰稿人 伍冬梅 杨晓蓉 李倩儿
图 片 二病区护理教学团队
审核人 贾 丹 赵淑珍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为促进我院临床护理教学创新,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在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的基础上增设“护理教学创新项目推荐”一栏,供全院师生学习、借鉴。
“微光精神,创新改变”。我们期待通过专栏,激发临床护理教师思维,促进各科开展教学创新,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6月10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创新项目推荐>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作者
:伍冬梅、杨晓蓉、李倩儿
发布时间
:2024-09-11
0次
一、项目背景
实习护生作为护理队伍的未来力量,其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国内目前关于门诊实习护生的培养多侧重于对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有关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仍为传统的“老师主导,内容为本”模式,虽能在短期内传授大量信息,但难以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护生缺乏在复杂门诊环境中灵活运用健康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健康教育素养提升有限。因此,有必要创新门诊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方式。
构思—设计—实施—运作(conceive 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教学模式主张“以实习生为中心”和“基于项目学习”,强调将教学内容融合在“构思-设计-实施-总结评价”的过程中,主张让实习生直接参与任务设计、以项目为导向的小组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协作性四个方面来增强实习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我科以CDIO模式为理论基础,基于真实健康科普任务构建具有华西特色的门诊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方案,为改善门诊护生实践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具体实践如下:
图1 CDIO教学模式
二、项目实施
组建教学团队
选择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护师职称、拥有至少5年门诊护理工作经验的资深护士作为带教教师,这些教师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专业素质、卓越的沟通交流能力,并对教学充满热情。在全体带教教师完成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设计方法、实践案例分析及相关注意事项的系统培训后,他们在病区护士长和带教护士长的指导下,由总带教教师与每位一对一的带教教师共同研讨,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具针对性的门诊实习护理带教计划以及相应的考核项目。
基于健康科普任务的CDIO教学实施
在门诊实习护生的带教过程中,注重提升护生对门诊常见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促进其更有效地进行患者分诊与健康教育工作。相较于传统的集中理论讲座教学方式,本次教学创新地将专科理论知识融入科普文章撰写的实践项目中。通过采用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学模式,确立了以实习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护生在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下,自主选题,深入学习专科护理知识及科普文章撰写方法。每位护生需独立完成科普文章的构思、撰写与设计工作,这一过程不仅巩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基础,还锻炼了其独立思考与创作能力。随后,利用微信小程序平台发布科普文章,使知识得以广泛传播。此外,护生还需进行现场科普文章解说,将枯燥的专业理论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其健康教育能力与沟通技巧。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护生专业知识及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表1 基于健康科普任务的CDIO教学一览表
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评价
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评价由门诊全体护士长完成,根据门诊教学管理小组自制的“门诊护生科普文章评分表”进行评分,每位护生的最后得分为所有护士长打分的平均分(评分表条目见表2)。
表2 护士科普文章评分细则
三、项目成效
3.1 护生科普文章得分
2023全年,实习护生撰写医学类科普文章11篇,最高分91分,最低分87分,平均分88分(表3)。这些文章均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展示(见图2)。
表3 2023年实习护生科普文章得分一览表
图2 实习护生科普文章微信版展示
3.2 护生教学满意度
使用护生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对实习护生进行评价。2023 年7月至今共有11名门诊实习护生接受CDIO模式带教,与2022年7月-2023年5月接受常规实习带教的27 名护生的教学满意度相比,CDIO模式教学的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度提升4.3分,见图3。
图3 教学满意度对比:CDIO vs 常规教学组护生
四、反思与小结
CDIO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其核心转变在于教师角色的重塑,由单一讲授者转变为积极引导者。该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引入实际问题,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鼓励实习生主动探索知识脉络,有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实习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增强了记忆效果。
将CDIO模式引入门诊护理实习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极大地提升了实习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这种模式有助于实习生更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显著提高了护生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教学满意度。然而,在CDIO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带教教师的引导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撰稿人 伍冬梅 杨晓蓉 李倩儿
图 片 二病区护理教学团队
审核人 贾 丹 赵淑珍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为促进我院临床护理教学创新,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在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的基础上增设“护理教学创新项目推荐”一栏,供全院师生学习、借鉴。
“微光精神,创新改变”。我们期待通过专栏,激发临床护理教师思维,促进各科开展教学创新,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6月10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创新项目推荐>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作者
:伍冬梅、杨晓蓉、李倩儿
发布时间
:2024-09-11
0次
一、项目背景
实习护生作为护理队伍的未来力量,其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国内目前关于门诊实习护生的培养多侧重于对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有关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仍为传统的“老师主导,内容为本”模式,虽能在短期内传授大量信息,但难以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护生缺乏在复杂门诊环境中灵活运用健康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健康教育素养提升有限。因此,有必要创新门诊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方式。
构思—设计—实施—运作(conceive 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教学模式主张“以实习生为中心”和“基于项目学习”,强调将教学内容融合在“构思-设计-实施-总结评价”的过程中,主张让实习生直接参与任务设计、以项目为导向的小组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协作性四个方面来增强实习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我科以CDIO模式为理论基础,基于真实健康科普任务构建具有华西特色的门诊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方案,为改善门诊护生实践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具体实践如下:
图1 CDIO教学模式
二、项目实施
组建教学团队
选择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护师职称、拥有至少5年门诊护理工作经验的资深护士作为带教教师,这些教师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专业素质、卓越的沟通交流能力,并对教学充满热情。在全体带教教师完成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设计方法、实践案例分析及相关注意事项的系统培训后,他们在病区护士长和带教护士长的指导下,由总带教教师与每位一对一的带教教师共同研讨,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具针对性的门诊实习护理带教计划以及相应的考核项目。
基于健康科普任务的CDIO教学实施
在门诊实习护生的带教过程中,注重提升护生对门诊常见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促进其更有效地进行患者分诊与健康教育工作。相较于传统的集中理论讲座教学方式,本次教学创新地将专科理论知识融入科普文章撰写的实践项目中。通过采用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学模式,确立了以实习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护生在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下,自主选题,深入学习专科护理知识及科普文章撰写方法。每位护生需独立完成科普文章的构思、撰写与设计工作,这一过程不仅巩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基础,还锻炼了其独立思考与创作能力。随后,利用微信小程序平台发布科普文章,使知识得以广泛传播。此外,护生还需进行现场科普文章解说,将枯燥的专业理论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其健康教育能力与沟通技巧。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护生专业知识及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表1 基于健康科普任务的CDIO教学一览表
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评价
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评价由门诊全体护士长完成,根据门诊教学管理小组自制的“门诊护生科普文章评分表”进行评分,每位护生的最后得分为所有护士长打分的平均分(评分表条目见表2)。
表2 护士科普文章评分细则
三、项目成效
3.1 护生科普文章得分
2023全年,实习护生撰写医学类科普文章11篇,最高分91分,最低分87分,平均分88分(表3)。这些文章均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展示(见图2)。
表3 2023年实习护生科普文章得分一览表
图2 实习护生科普文章微信版展示
3.2 护生教学满意度
使用护生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对实习护生进行评价。2023 年7月至今共有11名门诊实习护生接受CDIO模式带教,与2022年7月-2023年5月接受常规实习带教的27 名护生的教学满意度相比,CDIO模式教学的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度提升4.3分,见图3。
图3 教学满意度对比:CDIO vs 常规教学组护生
四、反思与小结
CDIO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其核心转变在于教师角色的重塑,由单一讲授者转变为积极引导者。该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引入实际问题,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鼓励实习生主动探索知识脉络,有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实习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增强了记忆效果。
将CDIO模式引入门诊护理实习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极大地提升了实习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这种模式有助于实习生更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显著提高了护生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教学满意度。然而,在CDIO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带教教师的引导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撰稿人 伍冬梅 杨晓蓉 李倩儿
图 片 二病区护理教学团队
审核人 贾 丹 赵淑珍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为促进我院临床护理教学创新,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在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的基础上增设“护理教学创新项目推荐”一栏,供全院师生学习、借鉴。
“微光精神,创新改变”。我们期待通过专栏,激发临床护理教师思维,促进各科开展教学创新,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6月10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创新项目推荐>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