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以及《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多个政策文件指出,要重视传统医学,加强中医护理紧缺人才培养,提升护士中医护理技术。
2023年,我院获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单位,我科将高质量中医护理技术培养提上重点工作日程。为此,中西医结合科护理教学团队基于ADDIE教学模式,赋能中医护理培训的各个环节,取得不错成效,现将相关分享经验如下。
中西医结合科护理团队
二、项目开展
ADDIE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育研究中心设计开发的培训框架模型,由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5个阶段组成。我科梳理了科室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其涵盖的中医基础理论等相关内容,确定培训目标,从多个层面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体系进行创新设计开发,并组织实施评价。
基于ADDIE模型的教学
精进培训设计
团队遵循ADDIE模型,首先进行分析(Analysis),通过头脑风暴及问卷调查开展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需求调研,最终完成教学设计(design)方案如图。
中医护理技术培训课程体系
规范化培训内容
ADDIE模式的第三个阶段是开发(development)。在此阶段,我科重点致力于开发中医护理技术的同质化培训内容。科室基于现有文献和技术规范,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流程和重难点进行梳理,形成全科通用的规范化操作技术。同时,团队召开集体备课会,对培训考核方案、科室教学规范进行了统一说明,保障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规范化和同质化水平。
多元化教学形式
在ADDIE模式的实施阶段(implementation),科室致力于围绕中医护理理念及技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
3.1 人文关怀融合教学策略
在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中,科室始终致力于将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于教学之中,充分展现中医“以人为本,辨证施护”的独特魅力。团队运用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方法,让护士能够亲身体验患者的情感与需求,激发其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其全方位理解患者和为患者提供支持的能力。团队鼓励护士将所学的中医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理念相结合,积极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中。例如,在面对一位因失眠而焦虑的患者时,我科资深的教学老师指导低年资护士将中医“五情”理论运用于护理实践。护士通过对患者“五情”的分析,即怒、喜、思、忧、恐,发现患者主要因过度忧思而导致失眠,于是通过共情倾听、心理疏导与中医情志疗法,引导患者释放压力,调整心态,最终帮助患者逐渐走出困境,也有效的帮助了低年资护士将中医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团队还定期邀请优秀护士代表进行真实中医护理经验分享。全科共同交流学习中医护理专科知识,分析讨论人文关怀举措,促进全科中医护理素养和人文素养提升。
3.2 情景模拟教学
团队基于Jeffries 模拟教学理论,开展中医护理情景模拟教学。首先,团队结合培训内容,选择中医科病房典型案例作为“情境”,并深入分析相关病人的“背景”资料,进行适当加工后成为具体的学习案例,让模拟场景贴近实际。在“设计”阶段,团队精心布置示教室,准备中医护理的特色工具,明确角色分配。进入“模拟体验”,学员扮演护士、患者及家属,教师作为“促进者”引导模拟进程,强调“耐心倾听、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同时,团队还会根据教学需要,适当的设计角色扮演互换等环节,提升模拟体验质量。模拟结束后,团队结合教学重点和学员表现进行“结果”评估和“复盘”,通过适时提问、反馈和点评,帮助学员深入理解中医护理的精髓。
3.3 案例驱动任务教学
除情景模拟教学外,科室还重视基于案例的教学,并将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结合起来。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例如在我科“心火亢盛证”护理教学中,考虑到“上火”症状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因素,科室设计了“心火亢盛证”导入案例激发护士兴趣。接着,团队根据案例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员基于任务开展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或合作完成任务。最后,教师对学员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3.4 混合式教学
我科还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开展混合教学。其中,线上教学主要解决护士培训的通识性、规范性和学习便捷性问题。线下教学注重加深理解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具体的,在线上教学部分,科室注意将操作技术进行标准化、完整性、直观性呈现。每项操作都详细展示了从物品准备、查对、操作、沟通、健康宣教、用物处置等全过程。特别的,对抽象、容易出错或被忽视的中医护理内容,科室通过强化局部细节、分解操作步骤等进行直观展示,从而加深护士印象。在线下部分,教学团队将培训分为知识点梳理、护士汇报、启发式提问三个层面,将教师指导和护士自主学习、护士思考结合起来,促进护士知识和思维能力提升。
中医护理技术线上教学课程
3.4 个案报告
我科还借鉴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在中医护士教学中引入个案报告书写。科室有意识让护士在中医专科护士指导下,参与患者操作前的评估、操作中的配合以及操作后的效果评价工作。随后,教学团队与中医专科护士合作,指导学员选择合适案例,以书面形式完成一篇自己全程参与过的中医适宜技术护理个案。病例可以是成功护理案例,也可以是护理失败案例。最后,参考中医护理个案书写要求,由护士长与中医专科护士进行评价,并对个案书写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典型问题进行全科分享和学习。
多元化教学评价
在ADDIE模型中的评估(Evaluation)环节,我科设计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围绕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临床适用性、培训效果四个方面开展调查。科室还建立了定期反馈机制。每周三组织座谈会,收集并反馈培训的效果,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培训策略,使得培训更加贴合实际需求。同时,科室鼓励双向评价,即团队教学老师与受训护士开展相互评价,以评促改。
四、教学成效
在ADDIE模式的精准指导下,我科中医护理教学得以改进创新,不仅强化了护士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与技能,也保障了中医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护士对中医理论的掌握率高达94.4%,穴位贴敷定位精准无误,耳部刮痧及耳尖放血等特色疗法掌握率超90.0%。护士对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的临床适用性,以及培训效果满意度评分分别达到95.0%、97.5%、92.5%,95.0%,培训受到护士认可。另外,科室护士也反馈:培训前,个人中医护理技术储备不足,缺乏自信应对中医护理实践挑战。培训后,个人不仅深刻感受了中医护理技术的魅力,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也得到有效提升。个人能更自信应对科室中医适宜护理技术挑战。
项目的实施也提升了科室影响力,吸引了省内外护士前来进修,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今后,中西医结合护理团队将继续精进教学,强化中医护理素培养,持续优化中西医结合培训,推动中西医护理协同发展。
撰稿人 朱姝
图 片 中西医护理团队
审核人 高永莉,程桂兰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为促进我院临床护理教学创新,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在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的基础上增设“护理教学创新项目推荐”一栏,供全院师生学习、借鉴。
“微光精神,创新改变”。我们期待通过专栏,激发临床护理教师思维,促进各科开展教学创新,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6月10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创新项目推荐>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作者
:朱姝
发布时间
:2024-10-23
0次
一、项目背景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以及《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多个政策文件指出,要重视传统医学,加强中医护理紧缺人才培养,提升护士中医护理技术。
2023年,我院获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单位,我科将高质量中医护理技术培养提上重点工作日程。为此,中西医结合科护理教学团队基于ADDIE教学模式,赋能中医护理培训的各个环节,取得不错成效,现将相关分享经验如下。
中西医结合科护理团队
二、项目开展
ADDIE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育研究中心设计开发的培训框架模型,由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5个阶段组成。我科梳理了科室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其涵盖的中医基础理论等相关内容,确定培训目标,从多个层面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体系进行创新设计开发,并组织实施评价。
基于ADDIE模型的教学
精进培训设计
团队遵循ADDIE模型,首先进行分析(Analysis),通过头脑风暴及问卷调查开展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需求调研,最终完成教学设计(design)方案如图。
中医护理技术培训课程体系
规范化培训内容
ADDIE模式的第三个阶段是开发(development)。在此阶段,我科重点致力于开发中医护理技术的同质化培训内容。科室基于现有文献和技术规范,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流程和重难点进行梳理,形成全科通用的规范化操作技术。同时,团队召开集体备课会,对培训考核方案、科室教学规范进行了统一说明,保障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规范化和同质化水平。
多元化教学形式
在ADDIE模式的实施阶段(implementation),科室致力于围绕中医护理理念及技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
3.1 人文关怀融合教学策略
在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中,科室始终致力于将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于教学之中,充分展现中医“以人为本,辨证施护”的独特魅力。团队运用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方法,让护士能够亲身体验患者的情感与需求,激发其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其全方位理解患者和为患者提供支持的能力。团队鼓励护士将所学的中医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理念相结合,积极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中。例如,在面对一位因失眠而焦虑的患者时,我科资深的教学老师指导低年资护士将中医“五情”理论运用于护理实践。护士通过对患者“五情”的分析,即怒、喜、思、忧、恐,发现患者主要因过度忧思而导致失眠,于是通过共情倾听、心理疏导与中医情志疗法,引导患者释放压力,调整心态,最终帮助患者逐渐走出困境,也有效的帮助了低年资护士将中医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团队还定期邀请优秀护士代表进行真实中医护理经验分享。全科共同交流学习中医护理专科知识,分析讨论人文关怀举措,促进全科中医护理素养和人文素养提升。
3.2 情景模拟教学
团队基于Jeffries 模拟教学理论,开展中医护理情景模拟教学。首先,团队结合培训内容,选择中医科病房典型案例作为“情境”,并深入分析相关病人的“背景”资料,进行适当加工后成为具体的学习案例,让模拟场景贴近实际。在“设计”阶段,团队精心布置示教室,准备中医护理的特色工具,明确角色分配。进入“模拟体验”,学员扮演护士、患者及家属,教师作为“促进者”引导模拟进程,强调“耐心倾听、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同时,团队还会根据教学需要,适当的设计角色扮演互换等环节,提升模拟体验质量。模拟结束后,团队结合教学重点和学员表现进行“结果”评估和“复盘”,通过适时提问、反馈和点评,帮助学员深入理解中医护理的精髓。
3.3 案例驱动任务教学
除情景模拟教学外,科室还重视基于案例的教学,并将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结合起来。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例如在我科“心火亢盛证”护理教学中,考虑到“上火”症状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因素,科室设计了“心火亢盛证”导入案例激发护士兴趣。接着,团队根据案例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员基于任务开展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或合作完成任务。最后,教师对学员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3.4 混合式教学
我科还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开展混合教学。其中,线上教学主要解决护士培训的通识性、规范性和学习便捷性问题。线下教学注重加深理解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具体的,在线上教学部分,科室注意将操作技术进行标准化、完整性、直观性呈现。每项操作都详细展示了从物品准备、查对、操作、沟通、健康宣教、用物处置等全过程。特别的,对抽象、容易出错或被忽视的中医护理内容,科室通过强化局部细节、分解操作步骤等进行直观展示,从而加深护士印象。在线下部分,教学团队将培训分为知识点梳理、护士汇报、启发式提问三个层面,将教师指导和护士自主学习、护士思考结合起来,促进护士知识和思维能力提升。
中医护理技术线上教学课程
3.4 个案报告
我科还借鉴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在中医护士教学中引入个案报告书写。科室有意识让护士在中医专科护士指导下,参与患者操作前的评估、操作中的配合以及操作后的效果评价工作。随后,教学团队与中医专科护士合作,指导学员选择合适案例,以书面形式完成一篇自己全程参与过的中医适宜技术护理个案。病例可以是成功护理案例,也可以是护理失败案例。最后,参考中医护理个案书写要求,由护士长与中医专科护士进行评价,并对个案书写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典型问题进行全科分享和学习。
多元化教学评价
在ADDIE模型中的评估(Evaluation)环节,我科设计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围绕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临床适用性、培训效果四个方面开展调查。科室还建立了定期反馈机制。每周三组织座谈会,收集并反馈培训的效果,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培训策略,使得培训更加贴合实际需求。同时,科室鼓励双向评价,即团队教学老师与受训护士开展相互评价,以评促改。
四、教学成效
在ADDIE模式的精准指导下,我科中医护理教学得以改进创新,不仅强化了护士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与技能,也保障了中医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护士对中医理论的掌握率高达94.4%,穴位贴敷定位精准无误,耳部刮痧及耳尖放血等特色疗法掌握率超90.0%。护士对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的临床适用性,以及培训效果满意度评分分别达到95.0%、97.5%、92.5%,95.0%,培训受到护士认可。另外,科室护士也反馈:培训前,个人中医护理技术储备不足,缺乏自信应对中医护理实践挑战。培训后,个人不仅深刻感受了中医护理技术的魅力,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也得到有效提升。个人能更自信应对科室中医适宜护理技术挑战。
项目的实施也提升了科室影响力,吸引了省内外护士前来进修,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今后,中西医结合护理团队将继续精进教学,强化中医护理素培养,持续优化中西医结合培训,推动中西医护理协同发展。
撰稿人 朱姝
图 片 中西医护理团队
审核人 高永莉,程桂兰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为促进我院临床护理教学创新,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在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的基础上增设“护理教学创新项目推荐”一栏,供全院师生学习、借鉴。
“微光精神,创新改变”。我们期待通过专栏,激发临床护理教师思维,促进各科开展教学创新,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6月10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创新项目推荐>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作者
:朱姝
发布时间
:2024-10-23
0次
一、项目背景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以及《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多个政策文件指出,要重视传统医学,加强中医护理紧缺人才培养,提升护士中医护理技术。
2023年,我院获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单位,我科将高质量中医护理技术培养提上重点工作日程。为此,中西医结合科护理教学团队基于ADDIE教学模式,赋能中医护理培训的各个环节,取得不错成效,现将相关分享经验如下。
中西医结合科护理团队
二、项目开展
ADDIE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育研究中心设计开发的培训框架模型,由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5个阶段组成。我科梳理了科室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其涵盖的中医基础理论等相关内容,确定培训目标,从多个层面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体系进行创新设计开发,并组织实施评价。
基于ADDIE模型的教学
精进培训设计
团队遵循ADDIE模型,首先进行分析(Analysis),通过头脑风暴及问卷调查开展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需求调研,最终完成教学设计(design)方案如图。
中医护理技术培训课程体系
规范化培训内容
ADDIE模式的第三个阶段是开发(development)。在此阶段,我科重点致力于开发中医护理技术的同质化培训内容。科室基于现有文献和技术规范,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流程和重难点进行梳理,形成全科通用的规范化操作技术。同时,团队召开集体备课会,对培训考核方案、科室教学规范进行了统一说明,保障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规范化和同质化水平。
多元化教学形式
在ADDIE模式的实施阶段(implementation),科室致力于围绕中医护理理念及技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
3.1 人文关怀融合教学策略
在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中,科室始终致力于将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于教学之中,充分展现中医“以人为本,辨证施护”的独特魅力。团队运用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方法,让护士能够亲身体验患者的情感与需求,激发其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其全方位理解患者和为患者提供支持的能力。团队鼓励护士将所学的中医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理念相结合,积极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中。例如,在面对一位因失眠而焦虑的患者时,我科资深的教学老师指导低年资护士将中医“五情”理论运用于护理实践。护士通过对患者“五情”的分析,即怒、喜、思、忧、恐,发现患者主要因过度忧思而导致失眠,于是通过共情倾听、心理疏导与中医情志疗法,引导患者释放压力,调整心态,最终帮助患者逐渐走出困境,也有效的帮助了低年资护士将中医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团队还定期邀请优秀护士代表进行真实中医护理经验分享。全科共同交流学习中医护理专科知识,分析讨论人文关怀举措,促进全科中医护理素养和人文素养提升。
3.2 情景模拟教学
团队基于Jeffries 模拟教学理论,开展中医护理情景模拟教学。首先,团队结合培训内容,选择中医科病房典型案例作为“情境”,并深入分析相关病人的“背景”资料,进行适当加工后成为具体的学习案例,让模拟场景贴近实际。在“设计”阶段,团队精心布置示教室,准备中医护理的特色工具,明确角色分配。进入“模拟体验”,学员扮演护士、患者及家属,教师作为“促进者”引导模拟进程,强调“耐心倾听、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同时,团队还会根据教学需要,适当的设计角色扮演互换等环节,提升模拟体验质量。模拟结束后,团队结合教学重点和学员表现进行“结果”评估和“复盘”,通过适时提问、反馈和点评,帮助学员深入理解中医护理的精髓。
3.3 案例驱动任务教学
除情景模拟教学外,科室还重视基于案例的教学,并将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结合起来。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例如在我科“心火亢盛证”护理教学中,考虑到“上火”症状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因素,科室设计了“心火亢盛证”导入案例激发护士兴趣。接着,团队根据案例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员基于任务开展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或合作完成任务。最后,教师对学员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3.4 混合式教学
我科还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开展混合教学。其中,线上教学主要解决护士培训的通识性、规范性和学习便捷性问题。线下教学注重加深理解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具体的,在线上教学部分,科室注意将操作技术进行标准化、完整性、直观性呈现。每项操作都详细展示了从物品准备、查对、操作、沟通、健康宣教、用物处置等全过程。特别的,对抽象、容易出错或被忽视的中医护理内容,科室通过强化局部细节、分解操作步骤等进行直观展示,从而加深护士印象。在线下部分,教学团队将培训分为知识点梳理、护士汇报、启发式提问三个层面,将教师指导和护士自主学习、护士思考结合起来,促进护士知识和思维能力提升。
中医护理技术线上教学课程
3.4 个案报告
我科还借鉴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在中医护士教学中引入个案报告书写。科室有意识让护士在中医专科护士指导下,参与患者操作前的评估、操作中的配合以及操作后的效果评价工作。随后,教学团队与中医专科护士合作,指导学员选择合适案例,以书面形式完成一篇自己全程参与过的中医适宜技术护理个案。病例可以是成功护理案例,也可以是护理失败案例。最后,参考中医护理个案书写要求,由护士长与中医专科护士进行评价,并对个案书写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典型问题进行全科分享和学习。
多元化教学评价
在ADDIE模型中的评估(Evaluation)环节,我科设计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围绕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临床适用性、培训效果四个方面开展调查。科室还建立了定期反馈机制。每周三组织座谈会,收集并反馈培训的效果,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培训策略,使得培训更加贴合实际需求。同时,科室鼓励双向评价,即团队教学老师与受训护士开展相互评价,以评促改。
四、教学成效
在ADDIE模式的精准指导下,我科中医护理教学得以改进创新,不仅强化了护士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与技能,也保障了中医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护士对中医理论的掌握率高达94.4%,穴位贴敷定位精准无误,耳部刮痧及耳尖放血等特色疗法掌握率超90.0%。护士对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的临床适用性,以及培训效果满意度评分分别达到95.0%、97.5%、92.5%,95.0%,培训受到护士认可。另外,科室护士也反馈:培训前,个人中医护理技术储备不足,缺乏自信应对中医护理实践挑战。培训后,个人不仅深刻感受了中医护理技术的魅力,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也得到有效提升。个人能更自信应对科室中医适宜护理技术挑战。
项目的实施也提升了科室影响力,吸引了省内外护士前来进修,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今后,中西医结合护理团队将继续精进教学,强化中医护理素培养,持续优化中西医结合培训,推动中西医护理协同发展。
撰稿人 朱姝
图 片 中西医护理团队
审核人 高永莉,程桂兰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为促进我院临床护理教学创新,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在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的基础上增设“护理教学创新项目推荐”一栏,供全院师生学习、借鉴。
“微光精神,创新改变”。我们期待通过专栏,激发临床护理教师思维,促进各科开展教学创新,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6月10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创新项目推荐>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