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视频和迷你 VR 游戏对护理戒烟培训中学员戒烟咨询共情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Effect of narrative videos and mini-VR games in nursing smoking cessation training on empathy and self-efficacy of smoking cessation counsel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文章讯息:
研究背景
烟草是重大的公共卫生威胁。全球每年因烟草死亡人数超过870万人。戒烟可延长吸烟者预期寿命。然而,由于烟草的成瘾性,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会面临行为、认知、社会和生理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已有研究证实:多种干预措施可提高戒烟率,如药物疗法、行为干预,以及医疗保健专业人员(HCPs)提供的短期戒烟咨询。护士作为医护人员中最大的群体,在控烟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虚拟现实(VR)游戏作为一种互动学习策略,能让学生在无伤害风险场景中体验真实情境,提升其学习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但目前尚无研究探究 VR 游戏对戒烟培训的成效。戒烟干预需要共情和个体化治疗做支撑,如咨询师需帮助吸烟者控制戒断症状,寻求社会支持,表达共情,提供个性化治疗,提高戒烟者戒烟自我效能。以往研究显示患者叙事视频可提高医学生共情能力,但在戒烟培训中,共情能力作为培训成效的研究尚有限。
叙事传输理论是一种心理说服理论,关注如何通过叙事,让人们与叙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调动其想象力,从而改变其态度和信念。然而,目前对叙事视频对戒烟干预者共情能力的影响知之甚少。基于该理论,本研究提出,形象化的吸烟者戒烟障碍叙事视频能够激发护生的共情,增加其帮助吸烟者的意愿,并最终增强其在戒烟咨询中的自我效能。
本研究旨在评估在戒烟咨询实践辅导课中,加入吸烟者的叙事视频和迷你虚拟现实(VR)游戏,对硕士护生共情能力、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以及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该研究为两组、平行、开放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2.2研究对象
在2021年春季学期,招募了参加烟草依赖护理干预与管理课程的护理硕士研究生。纳入标准:(1)能听懂粤语;(2)在过去六个月中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共情训练的学生。在烟草危害和戒烟相关基础知识讲座结束后,所有学生将参加一个3小时的辅导课,参与基于案例的讨论和简短戒烟咨询的角色扮演。
2.3研究过程与干预措施
参与者按 1:1 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随机序列由研究人员使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生成,组别分配在辅导课前一天于课程门户网站上公布。
干预组的教学包括4段吸烟者叙事视频和4个相应的迷你视频游戏。每段视频大约3分钟,描述了吸烟者的情景以及他们与家人、朋友或健康专家的对话,同时提供有关吸烟者的文字教程。干预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链接访问4位吸烟者的叙事视频,玩迷你VR游戏,找出吸烟者戒烟的关键障碍并制定戒烟计划。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烟草依赖护理干预和管理课程学习。
2.4 数据收集
(1)社会人口学和研究特征
包括年龄、性别、学习年份、学习方向、从事护士工作的年限、提供戒烟干预的频率以及曾是否参加过戒烟培训。
(2)状态共情量表
该量表用于评估学生在戒烟计划和角色扮演中对吸烟者的共情程度,包括情感共情(4个条目)、认知共情(4个条目)和联想共情(4个条目)三个维度。每个条目评分范围为1分(完全没有)到5分(完全有)。得分越高,提示共情程度越高。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96。
(3)实践共情信心量表
本量表共8个条目,由研究小组编制,用于评估护生在测试前后实践共情的信心。前2个条目评估护生对有戒烟意愿和没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的共情能力,其余6个条目评估护生在不同层面表达共情的能力。每个条目评分范围0分(完全没有信心)到10分(非常有信心)。得分越高,提示信心越高。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
(4)短期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
采用“医务人员戒烟培训评估”的自我效能子表,评估护生测试前后对提供短期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量表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评分(从1分“肯定不会”到5分“肯定”)。在本研究中,自我效能子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
(5)学习满意度
修改“关于虚拟病人的学习和临床推理经验的学生问卷”,形成新量表,评估护生学习经验和培训后的满意度。新量表包含8个条目,其中5个条目评估护生处理虚拟吸烟者病例时的积极体验;2个条目评估了护生对戒烟干预的准备度;1个条目评估护生总体满意度。每个条目评分范围1分(非常不同意)到5分(非常不同意)。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
2.5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tata 17.0版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社会人口学变量和各量表评分结果。采用线性混合模型评估干预对自我效能和实践共情信心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分析变量关系。
2.6研究伦理
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研究结果
3.1 基线情况
共招募了26名护理硕士研究生,随机分配到两个小组,结果显示两组基线无明显差异(见表1)。所有参与者都是注册护士,平均工作年限超过7年;57.7%的护生从未提供过戒烟咨询;84.5%的护生从未参加过戒烟培训。
表1 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n=26)
3.2 结果变量的相关性
干预后护生实践共情信心与状态共情存在强正相关(r= 0.838,p<0.01),状态共情总分与短期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存在正相关(r=0.612,p<0.01)。
3.3 状态共情
干预后,对照组的情感共情、认知共情、联想共情和状态共情均高于干预组,但差异不显著(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状态共情能力的比较
3.4 实践共情的信心
干预前,两组实践共情的信心无明显差异。线性混合模型显示,在实践共情的信心方面,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β=-11.154,p=0.073)(见表3)。
3.5 短期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
干预前与干预后,两组短期戒烟咨询自我效能的得分差异均不明显。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t=5.304,p<0.001)和对照组(t=8.482,p<0.001)干预后自我效能均有显著提升。线性混合模型结果显示,在短期戒烟咨询自我效能方面,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β=4.846,p=0.096)(见表3)。
表3 两组实践共情的信心和自我效能
3.6 学习满意度
干预组学习满意度(M 31.31,SD 5.09)与对照组(M 31.46,SD 1.33)无显著差异(Cohen's d=0.041,p=0.917)。
结论
有关吸烟和不情愿戒烟的叙事视频,以及迷你虚拟现实(VR)游戏,可能会削弱护生对吸烟者的共情能力。在戒烟培训中使用叙事视频时,应做必要的修订,增加反馈和指导环节,帮助护生更好地理解吸烟者的困难,并学会表达共情。此外,用于戒烟培训的VR游戏可以通过挑战性任务来提高护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本研究探讨了在护理戒烟培训中,叙事视频和迷你虚拟现实(VR)游戏对护生共情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基于叙事传输理论,将叙事视频和迷你VR游戏作为戒烟培训的辅助工具,是对戒烟培训的创新。叙事视频通过故事讲述,使参与者能够从患者的角度体验戒烟的挑战和情感波动,这种“换位思考”可能改变其共情能力。迷你VR游戏则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戒烟咨询场景,增强了护理人员对自己提供咨询能力的信心,即自我效能感。
当前医院开展的“共情与关爱”培训,核心在于培养医护人员的情感共鸣。叙事传输理论为理解和优化此类培训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理论认为,个体在接触叙事时,会在认知、情感和想象等方面被吸引到叙事世界中,从而改变态度和行为。因此,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可依据叙事传输理论,注重叙事的吸引力、连贯性和情感真实性,确保叙事视频情节引人入胜且贴近实际。迷你VR游戏场景逼真且任务合理,可最大化激发医护人员的情感投入。一旦进入这种“叙事传输”状态,医护人员将更容易理解患者立场,接纳患者情感,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自然流露出共情与关爱。总体而言,通过丰富培训形式、强化情感共鸣培养,并结合叙事传输理论优化培训内容,有望提升医护人员的共情能力与关爱意识,构建更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然而,研究结果显示,将叙事视频和迷你VR游戏应用于戒烟培训,并未显著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这可能是因为叙事视频中展示的吸烟场景和不情愿戒断片段,让参与者对吸烟者产生了负面印象。因此,文章建议修改叙事视频的设计,增加对戒断困难的理解,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此外,迷你VR游戏的设计可以增加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以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这一结果也提醒我们在护理教育和健康促进领域,探索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叙事视频和虚拟现实)时,需要合理设计场景,以便在未来护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显著效果。
推荐人
吕静,硕士,护师
病区九,第61护理单元(内分泌代谢科)
审核人:陈茜、谷波、李饶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
作者
:吕静
发布时间
:2025-03-05
0次
叙事视频和迷你 VR 游戏对护理戒烟培训中学员戒烟咨询共情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Effect of narrative videos and mini-VR games in nursing smoking cessation training on empathy and self-efficacy of smoking cessation counsel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文章讯息:
研究背景
烟草是重大的公共卫生威胁。全球每年因烟草死亡人数超过870万人。戒烟可延长吸烟者预期寿命。然而,由于烟草的成瘾性,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会面临行为、认知、社会和生理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已有研究证实:多种干预措施可提高戒烟率,如药物疗法、行为干预,以及医疗保健专业人员(HCPs)提供的短期戒烟咨询。护士作为医护人员中最大的群体,在控烟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虚拟现实(VR)游戏作为一种互动学习策略,能让学生在无伤害风险场景中体验真实情境,提升其学习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但目前尚无研究探究 VR 游戏对戒烟培训的成效。戒烟干预需要共情和个体化治疗做支撑,如咨询师需帮助吸烟者控制戒断症状,寻求社会支持,表达共情,提供个性化治疗,提高戒烟者戒烟自我效能。以往研究显示患者叙事视频可提高医学生共情能力,但在戒烟培训中,共情能力作为培训成效的研究尚有限。
叙事传输理论是一种心理说服理论,关注如何通过叙事,让人们与叙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调动其想象力,从而改变其态度和信念。然而,目前对叙事视频对戒烟干预者共情能力的影响知之甚少。基于该理论,本研究提出,形象化的吸烟者戒烟障碍叙事视频能够激发护生的共情,增加其帮助吸烟者的意愿,并最终增强其在戒烟咨询中的自我效能。
本研究旨在评估在戒烟咨询实践辅导课中,加入吸烟者的叙事视频和迷你虚拟现实(VR)游戏,对硕士护生共情能力、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以及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该研究为两组、平行、开放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2.2研究对象
在2021年春季学期,招募了参加烟草依赖护理干预与管理课程的护理硕士研究生。纳入标准:(1)能听懂粤语;(2)在过去六个月中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共情训练的学生。在烟草危害和戒烟相关基础知识讲座结束后,所有学生将参加一个3小时的辅导课,参与基于案例的讨论和简短戒烟咨询的角色扮演。
2.3研究过程与干预措施
参与者按 1:1 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随机序列由研究人员使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生成,组别分配在辅导课前一天于课程门户网站上公布。
干预组的教学包括4段吸烟者叙事视频和4个相应的迷你视频游戏。每段视频大约3分钟,描述了吸烟者的情景以及他们与家人、朋友或健康专家的对话,同时提供有关吸烟者的文字教程。干预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链接访问4位吸烟者的叙事视频,玩迷你VR游戏,找出吸烟者戒烟的关键障碍并制定戒烟计划。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烟草依赖护理干预和管理课程学习。
2.4 数据收集
(1)社会人口学和研究特征
包括年龄、性别、学习年份、学习方向、从事护士工作的年限、提供戒烟干预的频率以及曾是否参加过戒烟培训。
(2)状态共情量表
该量表用于评估学生在戒烟计划和角色扮演中对吸烟者的共情程度,包括情感共情(4个条目)、认知共情(4个条目)和联想共情(4个条目)三个维度。每个条目评分范围为1分(完全没有)到5分(完全有)。得分越高,提示共情程度越高。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96。
(3)实践共情信心量表
本量表共8个条目,由研究小组编制,用于评估护生在测试前后实践共情的信心。前2个条目评估护生对有戒烟意愿和没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的共情能力,其余6个条目评估护生在不同层面表达共情的能力。每个条目评分范围0分(完全没有信心)到10分(非常有信心)。得分越高,提示信心越高。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
(4)短期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
采用“医务人员戒烟培训评估”的自我效能子表,评估护生测试前后对提供短期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量表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评分(从1分“肯定不会”到5分“肯定”)。在本研究中,自我效能子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
(5)学习满意度
修改“关于虚拟病人的学习和临床推理经验的学生问卷”,形成新量表,评估护生学习经验和培训后的满意度。新量表包含8个条目,其中5个条目评估护生处理虚拟吸烟者病例时的积极体验;2个条目评估了护生对戒烟干预的准备度;1个条目评估护生总体满意度。每个条目评分范围1分(非常不同意)到5分(非常不同意)。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
2.5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tata 17.0版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社会人口学变量和各量表评分结果。采用线性混合模型评估干预对自我效能和实践共情信心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分析变量关系。
2.6研究伦理
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研究结果
3.1 基线情况
共招募了26名护理硕士研究生,随机分配到两个小组,结果显示两组基线无明显差异(见表1)。所有参与者都是注册护士,平均工作年限超过7年;57.7%的护生从未提供过戒烟咨询;84.5%的护生从未参加过戒烟培训。
表1 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n=26)
3.2 结果变量的相关性
干预后护生实践共情信心与状态共情存在强正相关(r= 0.838,p<0.01),状态共情总分与短期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存在正相关(r=0.612,p<0.01)。
3.3 状态共情
干预后,对照组的情感共情、认知共情、联想共情和状态共情均高于干预组,但差异不显著(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状态共情能力的比较
3.4 实践共情的信心
干预前,两组实践共情的信心无明显差异。线性混合模型显示,在实践共情的信心方面,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β=-11.154,p=0.073)(见表3)。
3.5 短期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
干预前与干预后,两组短期戒烟咨询自我效能的得分差异均不明显。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t=5.304,p<0.001)和对照组(t=8.482,p<0.001)干预后自我效能均有显著提升。线性混合模型结果显示,在短期戒烟咨询自我效能方面,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β=4.846,p=0.096)(见表3)。
表3 两组实践共情的信心和自我效能
3.6 学习满意度
干预组学习满意度(M 31.31,SD 5.09)与对照组(M 31.46,SD 1.33)无显著差异(Cohen's d=0.041,p=0.917)。
结论
有关吸烟和不情愿戒烟的叙事视频,以及迷你虚拟现实(VR)游戏,可能会削弱护生对吸烟者的共情能力。在戒烟培训中使用叙事视频时,应做必要的修订,增加反馈和指导环节,帮助护生更好地理解吸烟者的困难,并学会表达共情。此外,用于戒烟培训的VR游戏可以通过挑战性任务来提高护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本研究探讨了在护理戒烟培训中,叙事视频和迷你虚拟现实(VR)游戏对护生共情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基于叙事传输理论,将叙事视频和迷你VR游戏作为戒烟培训的辅助工具,是对戒烟培训的创新。叙事视频通过故事讲述,使参与者能够从患者的角度体验戒烟的挑战和情感波动,这种“换位思考”可能改变其共情能力。迷你VR游戏则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戒烟咨询场景,增强了护理人员对自己提供咨询能力的信心,即自我效能感。
当前医院开展的“共情与关爱”培训,核心在于培养医护人员的情感共鸣。叙事传输理论为理解和优化此类培训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理论认为,个体在接触叙事时,会在认知、情感和想象等方面被吸引到叙事世界中,从而改变态度和行为。因此,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可依据叙事传输理论,注重叙事的吸引力、连贯性和情感真实性,确保叙事视频情节引人入胜且贴近实际。迷你VR游戏场景逼真且任务合理,可最大化激发医护人员的情感投入。一旦进入这种“叙事传输”状态,医护人员将更容易理解患者立场,接纳患者情感,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自然流露出共情与关爱。总体而言,通过丰富培训形式、强化情感共鸣培养,并结合叙事传输理论优化培训内容,有望提升医护人员的共情能力与关爱意识,构建更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然而,研究结果显示,将叙事视频和迷你VR游戏应用于戒烟培训,并未显著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这可能是因为叙事视频中展示的吸烟场景和不情愿戒断片段,让参与者对吸烟者产生了负面印象。因此,文章建议修改叙事视频的设计,增加对戒断困难的理解,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此外,迷你VR游戏的设计可以增加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以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这一结果也提醒我们在护理教育和健康促进领域,探索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叙事视频和虚拟现实)时,需要合理设计场景,以便在未来护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显著效果。
推荐人
吕静,硕士,护师
病区九,第61护理单元(内分泌代谢科)
审核人:陈茜、谷波、李饶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
作者
:吕静
发布时间
:2025-03-05
0次
叙事视频和迷你 VR 游戏对护理戒烟培训中学员戒烟咨询共情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Effect of narrative videos and mini-VR games in nursing smoking cessation training on empathy and self-efficacy of smoking cessation counsel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文章讯息:
研究背景
烟草是重大的公共卫生威胁。全球每年因烟草死亡人数超过870万人。戒烟可延长吸烟者预期寿命。然而,由于烟草的成瘾性,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会面临行为、认知、社会和生理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已有研究证实:多种干预措施可提高戒烟率,如药物疗法、行为干预,以及医疗保健专业人员(HCPs)提供的短期戒烟咨询。护士作为医护人员中最大的群体,在控烟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虚拟现实(VR)游戏作为一种互动学习策略,能让学生在无伤害风险场景中体验真实情境,提升其学习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但目前尚无研究探究 VR 游戏对戒烟培训的成效。戒烟干预需要共情和个体化治疗做支撑,如咨询师需帮助吸烟者控制戒断症状,寻求社会支持,表达共情,提供个性化治疗,提高戒烟者戒烟自我效能。以往研究显示患者叙事视频可提高医学生共情能力,但在戒烟培训中,共情能力作为培训成效的研究尚有限。
叙事传输理论是一种心理说服理论,关注如何通过叙事,让人们与叙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调动其想象力,从而改变其态度和信念。然而,目前对叙事视频对戒烟干预者共情能力的影响知之甚少。基于该理论,本研究提出,形象化的吸烟者戒烟障碍叙事视频能够激发护生的共情,增加其帮助吸烟者的意愿,并最终增强其在戒烟咨询中的自我效能。
本研究旨在评估在戒烟咨询实践辅导课中,加入吸烟者的叙事视频和迷你虚拟现实(VR)游戏,对硕士护生共情能力、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以及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该研究为两组、平行、开放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2.2研究对象
在2021年春季学期,招募了参加烟草依赖护理干预与管理课程的护理硕士研究生。纳入标准:(1)能听懂粤语;(2)在过去六个月中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共情训练的学生。在烟草危害和戒烟相关基础知识讲座结束后,所有学生将参加一个3小时的辅导课,参与基于案例的讨论和简短戒烟咨询的角色扮演。
2.3研究过程与干预措施
参与者按 1:1 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随机序列由研究人员使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生成,组别分配在辅导课前一天于课程门户网站上公布。
干预组的教学包括4段吸烟者叙事视频和4个相应的迷你视频游戏。每段视频大约3分钟,描述了吸烟者的情景以及他们与家人、朋友或健康专家的对话,同时提供有关吸烟者的文字教程。干预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链接访问4位吸烟者的叙事视频,玩迷你VR游戏,找出吸烟者戒烟的关键障碍并制定戒烟计划。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烟草依赖护理干预和管理课程学习。
2.4 数据收集
(1)社会人口学和研究特征
包括年龄、性别、学习年份、学习方向、从事护士工作的年限、提供戒烟干预的频率以及曾是否参加过戒烟培训。
(2)状态共情量表
该量表用于评估学生在戒烟计划和角色扮演中对吸烟者的共情程度,包括情感共情(4个条目)、认知共情(4个条目)和联想共情(4个条目)三个维度。每个条目评分范围为1分(完全没有)到5分(完全有)。得分越高,提示共情程度越高。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96。
(3)实践共情信心量表
本量表共8个条目,由研究小组编制,用于评估护生在测试前后实践共情的信心。前2个条目评估护生对有戒烟意愿和没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的共情能力,其余6个条目评估护生在不同层面表达共情的能力。每个条目评分范围0分(完全没有信心)到10分(非常有信心)。得分越高,提示信心越高。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
(4)短期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
采用“医务人员戒烟培训评估”的自我效能子表,评估护生测试前后对提供短期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量表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评分(从1分“肯定不会”到5分“肯定”)。在本研究中,自我效能子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
(5)学习满意度
修改“关于虚拟病人的学习和临床推理经验的学生问卷”,形成新量表,评估护生学习经验和培训后的满意度。新量表包含8个条目,其中5个条目评估护生处理虚拟吸烟者病例时的积极体验;2个条目评估了护生对戒烟干预的准备度;1个条目评估护生总体满意度。每个条目评分范围1分(非常不同意)到5分(非常不同意)。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
2.5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tata 17.0版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社会人口学变量和各量表评分结果。采用线性混合模型评估干预对自我效能和实践共情信心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分析变量关系。
2.6研究伦理
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研究结果
3.1 基线情况
共招募了26名护理硕士研究生,随机分配到两个小组,结果显示两组基线无明显差异(见表1)。所有参与者都是注册护士,平均工作年限超过7年;57.7%的护生从未提供过戒烟咨询;84.5%的护生从未参加过戒烟培训。
表1 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n=26)
3.2 结果变量的相关性
干预后护生实践共情信心与状态共情存在强正相关(r= 0.838,p<0.01),状态共情总分与短期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存在正相关(r=0.612,p<0.01)。
3.3 状态共情
干预后,对照组的情感共情、认知共情、联想共情和状态共情均高于干预组,但差异不显著(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状态共情能力的比较
3.4 实践共情的信心
干预前,两组实践共情的信心无明显差异。线性混合模型显示,在实践共情的信心方面,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β=-11.154,p=0.073)(见表3)。
3.5 短期戒烟咨询的自我效能
干预前与干预后,两组短期戒烟咨询自我效能的得分差异均不明显。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t=5.304,p<0.001)和对照组(t=8.482,p<0.001)干预后自我效能均有显著提升。线性混合模型结果显示,在短期戒烟咨询自我效能方面,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β=4.846,p=0.096)(见表3)。
表3 两组实践共情的信心和自我效能
3.6 学习满意度
干预组学习满意度(M 31.31,SD 5.09)与对照组(M 31.46,SD 1.33)无显著差异(Cohen's d=0.041,p=0.917)。
结论
有关吸烟和不情愿戒烟的叙事视频,以及迷你虚拟现实(VR)游戏,可能会削弱护生对吸烟者的共情能力。在戒烟培训中使用叙事视频时,应做必要的修订,增加反馈和指导环节,帮助护生更好地理解吸烟者的困难,并学会表达共情。此外,用于戒烟培训的VR游戏可以通过挑战性任务来提高护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本研究探讨了在护理戒烟培训中,叙事视频和迷你虚拟现实(VR)游戏对护生共情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基于叙事传输理论,将叙事视频和迷你VR游戏作为戒烟培训的辅助工具,是对戒烟培训的创新。叙事视频通过故事讲述,使参与者能够从患者的角度体验戒烟的挑战和情感波动,这种“换位思考”可能改变其共情能力。迷你VR游戏则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戒烟咨询场景,增强了护理人员对自己提供咨询能力的信心,即自我效能感。
当前医院开展的“共情与关爱”培训,核心在于培养医护人员的情感共鸣。叙事传输理论为理解和优化此类培训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理论认为,个体在接触叙事时,会在认知、情感和想象等方面被吸引到叙事世界中,从而改变态度和行为。因此,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可依据叙事传输理论,注重叙事的吸引力、连贯性和情感真实性,确保叙事视频情节引人入胜且贴近实际。迷你VR游戏场景逼真且任务合理,可最大化激发医护人员的情感投入。一旦进入这种“叙事传输”状态,医护人员将更容易理解患者立场,接纳患者情感,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自然流露出共情与关爱。总体而言,通过丰富培训形式、强化情感共鸣培养,并结合叙事传输理论优化培训内容,有望提升医护人员的共情能力与关爱意识,构建更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然而,研究结果显示,将叙事视频和迷你VR游戏应用于戒烟培训,并未显著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这可能是因为叙事视频中展示的吸烟场景和不情愿戒断片段,让参与者对吸烟者产生了负面印象。因此,文章建议修改叙事视频的设计,增加对戒断困难的理解,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此外,迷你VR游戏的设计可以增加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以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这一结果也提醒我们在护理教育和健康促进领域,探索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叙事视频和虚拟现实)时,需要合理设计场景,以便在未来护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显著效果。
推荐人
吕静,硕士,护师
病区九,第61护理单元(内分泌代谢科)
审核人:陈茜、谷波、李饶
探索教学真谛·展现教学魅力
受医院“大刊论文解读”启发,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特开设“教学论文荐读”专栏,拟邀请优秀师资骨干,精选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教学论文,对论文的背景、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分享阅读心得,搭建全院临床护理师资读教学论文、品教学论文、用教学论文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期待通过专栏,帮助临床护理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后期,我们还将搭建院内临床教学创新分享平台,促进院内护理临床教学交流。
我们每迈出的每一步革新,都希望与您一路并肩同行。
护理部毕业后教育科
2020年3月19日
● 版权声明 ●
● 本文内容最终解释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护理教学论文荐读>封面版权归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转载。
● 华西护理毕业后教育信息门户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